分享

互联网 时代,公益营销怎么样?

 乐康居 2019-10-19

当得知周如南老师本周又请来新嘉宾,

书院君内心是兴奋中略带一丝惆怅。

大家会不会不习惯新老师呢?


得知嘉宾是颗粒公益CEO顾源源老师后,

书院君内心顿时又开出了花儿。

果不其然,

顾老师立即以独到的见解俘获了大家的心!


顾老师以“互联网+时代,公益营销怎么样”为题,

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

分享用互联网思维做公益营销的策略,

以及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战略设计。

想知道更详细的精彩分享?

👇与书院君一起回顾11月7日的公益传播课吧👇

>>>>互联网+新模式=?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特点是交互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对象叫做“读者”,而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对象则是“用户”。从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开始谈起,顾老师先是带大家理解了什么是“互联网+模式”:

将传统的项目做到极致

打造和发现新的模式

>>>>互联网+品牌影响力=?

而在此基础上的「互联网+公益」就意味着「品牌影响力+筹款」。那么公益组织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扩大品牌影响力呢?


►树概念

要把品牌做好,就要懂得抓住目标受众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对于公益组织的来说,就是要建构起资助方或者渠道提供方的痒点和兴奋点,也即找到能充分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的切入点,洞察出一旦需求无法满足便会感到无比遗憾的关键(也即痛点)。因此,在树立品牌概念的时候,就要体现出这三点。

►定用户 立场景

顾老师引用了王老吉、红牛、特仑苏的例子生动形象地给大家演绎了何为“定用户”,以王老吉为例就是要懂得尽可能地把更过的人变成自己的目标受众。王老吉作为凉茶饮料,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几乎把所有有上火还没上火的人都定为了目标客户。同样的道理,公益组织要做好自己的品牌,也要懂得恰当而巧妙地为自己确定目标受众,并塑造独特的场景联想。

►讲故事

好的故事往往能赋予一个品牌以非凡的意义,因此如何来为自己的品牌讲好一个故事显得尤为重要。公益组织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顾老师也为大家罗列出了公益组织可以讲好的故事,并且强调,受益人的故事尤为重要。



►强体验

公益组织也需要增强“用户体验”,通过项目与服务提供给目标受众与众不同的感受以及超越期待的体验,也就是针对消费者心理学上的策略,“不断地让客户体验超过预期”。

►引传播

在做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公益组织也需要思考,我们是给什么样的人看?要懂得站在用户的角度用用户的方式与用户沟通。

>>>>互联网+传播战略=?

分享完以上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顾老师还以颗粒公益的“青年导演计划”的传播策略为例,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下公益传播的战略:

➀线下活动很重要,当然第二天及时的媒体呈现更重要;

➁结合多方资源联合共赢,如青年导演计划是联合了国内许多家有影响力的机构联合开展的;

➂惊喜是第一要务。要懂得不要在“预热”阶段就“剧透”,留下更多的悬念让大家持续关注;

➃传递情怀、专业、正能量;

➄直至内心感受,完全超越期待。

最后,顾老师以自身的经验以及观察,提醒大家: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家,扎实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的精彩分享让书院君觉得醍醐灌顶,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呢?这次的课程也再一次用实例证明,新媒体时代下,公益组织想要更好地传播,主动去了解以及运用互联网思维,是正道!

11月14日是2015年公益传播课的第八课,也是今年公益传播课的最后一课,学员们也到了领“毕业证”的时候,最后一课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与书院君一起期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