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执水 执水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来自: jdong111 > 《伤寒杂病论内容》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辨别热证、寒证的经典之作
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辨别热证、寒证的经典之作。凡此阳证似阴证类也。盖阳证至大汗,热当去,当不拘急,四肢不痛,今大汗出,热反不去...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辨可发汗脉证并治。作者:张仲景。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
卷第七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七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执水 执水然,一时间许,亦佳。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执水 执水然,一时间许,亦佳。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
徐汝奇:背诵下来终生受用的高效入门的中医歌赋之《伤寒赋》
徐汝奇:背诵下来终生受用的高效入门的中医歌赋之《伤寒赋》伤寒为病,反复变迁,赖先师究详之遗旨,成后学诊治之良铨。太阳无汗,麻黄...
“口渴与否”在六经辨证中的价值(传统医学)
《伤寒论》第26条指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而第25条说“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前者有口渴之症说明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邪已...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三0)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0条辨/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三0)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0条辨/《伤寒论》第300条辨: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太阴病的为证渐显,急与附子汤...
《伤寒论》----张仲景(128!140)
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胡汤;大柴胡汤方∶.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137.太阳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