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纪十三(二)---摆谱丧命 

 zqbxi 2019-10-19
  战国时,一个叫赵雍的年轻人,带头穿起了“奇装异服”,骑一匹高头大马,天天在邯郸城里串门做工作。只要赵雍出现在街头,准会招致围观和议论。不久,赵国宗室贵族不得不也穿起了“奇装异服”,外出时改乘车为骑马。

见时机成熟,前307年,赵雍颁布政令,军民必须“着胡服,习骑射”。长袍宽袖改成短衣紧袖,便捷轻骑代替了笨重兵车,赵军战斗力剧增,赵国也由此迅速崛起,诸侯列国也争相效仿。

干戈征战,行装讲究的是实用。南北朝时,南朝刘宋的将军殷孝祖却反其道而行之。殷孝祖是陈郡长平(今山西高平)人,出道为官时,任员外散骑侍郎。作为皇帝身边的高层侍官,其仕途的起点不错。在随宋孝武帝刘骏几次征战中,殷孝祖出手勇猛,敢打敢拼,立了战功,被授奋武将军,兼济北太守。

457年,南北边境冲突,殷孝祖率军增援青州,以少胜多,大败北魏,被授太子旅贲中郎将,加龙骧将军。刘骏荒淫无道,459年,竟陵王刘诞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反叛。殷孝祖率军征讨,亲自带着敢死队杀上了广陵城墙,被授虎贲中郎将,加宁朔将军,兼济南、南郡太守。宋明帝刘彧继位后猜忌滥杀,465年,晋安王刘子勋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反叛,众州附逆,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一度告急。殷孝祖受召急驰回京“救火”,京郊叛军闻知后,立马作鸟兽散。

实事求是地说,殷孝祖有军事才干,但缺少政治头脑,其几次统兵平叛,无异于助为恶。更要命的是殷孝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好虚名,酷爱摆谱。虽然已有了一大串头衔,但殷孝祖依旧乐此不彼。“帽子批发商”皇帝看准了这一点,再次给他加官进爵,加授抚军将军,兼兖青冀幽四州督军。

466年初,殷孝祖统兵进发江州。临行前,宋明帝“进其号冠军,假节”,还令人从库房抬出两件护身宝贝,郑重其事赐赏给殷孝祖。宋明帝还告诉殷孝祖说:爱卿穿戴“铜袖铠和铁帽”后,“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为张扬“假节”之威仪,此后行军作战,殷孝祖都“以鼓盖自随”,两个亲兵撑着两顶象征皇威的华盖紧紧跟在身后,还有一大拨衣着花俏的人围在身边敲敲敲打打。殷孝祖还特别看重钦赐的两件护身宝贝,不仅是行军作战,平时吃喝拉撒也要穿戴着铜袖铠和铁帽。

见此情况,身边的幕僚开导说:“春秋的卫懿公、三国的颜良就是因为让人打着显眼的华盖,被敌人一路追杀而送了性命。大帅还是低调一些好。”殷孝祖听后很不爽,说:“本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远远望见此云盖,贼必望而生畏、斗志崩溃。”

三月三日,殷孝祖等在南陵(今安徽繁昌)遭遇叛军主力。擒贼先擒王!所以,叛军统领、晋安王府长史邓琬采取“群狼战术”,派出了上百超级弩士,于千军万马之中死死追着殷孝祖,用强弩不间断地进行饱和攻击,殷孝祖中箭受伤。因盔甲无法解脱,殷孝祖只得策马败退,但那铜袖铠和铁帽太笨重,成了人马之负担。结果,在赭圻岭被重赏之下玩命的追兵赶上,殷孝祖及仪仗队尽被砍杀。

也是南北朝时,北魏将军王思政特别注重行军作战行装的“实用”。王思政是太原祁地(山西祁县)人,出道为官时,也是员外散骑侍郎。525年,西北“六镇兵变”,北海王元颢领兵镇压,王思政随军出征,因“善筹策”而受元颢器重。还军后,王思政被镇东将军、平阳王元修召入府中。

532年,高欢拥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授王思政安东将军,封祁县侯。不久,又拜王思政大将军大都督,以节制高欢。王思政分析时局后,鼓动孝武帝西入关中,脱离了高欢的控制。538年,王思政率军东进,因寡不敌众,在河桥(今河南孟县)被高欢打败。王思政受创昏迷落马,敌军清扫战场时却未发现。半夜,其部下潜往战处,将王思政救回军营。

王思政遇大难而不死,究其原因,是其“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史载:王思政看淡名利,对高官显爵“每不自安”、多次婉拒。魏、周诸皇“遇之甚厚”,但他将赏赐全数分给部下。王思政因其低调,赢得了军民甚至对手的尊重,不仅在刀光剑影间得以保命,并在纷荒乱世中颐养天年。

明代学者孙传能在其《益知编》中总结说:“殷孝祖显仪仗致死”。都是摆谱惹的祸!戎马倥偬,谁主沉浮?南北朝殷孝祖、王思政两位将军的不同命途很值得今人回味和借鉴。所以,越是乱世,人越要低调。

        吴喜军至义乡。孔璪屯吴兴南亭,太守王昙生诣璪计事;闻台军已近,璪大惧,堕床,曰:“悬赏所购,唯我而已;今不遽走,将为人擒!”遂与昙生奔钱唐。喜入吴兴,任农夫引兵向吴郡,顾琛弃郡奔会稽。上以四郡旣平,乃留吴喜使统沈怀明等诸将东击会稽,召张永等北击彭城,江方兴等南击寻阳。

    以吏部尚书蔡兴宗为左仆射,侍中褚渊为吏部尚书。

    丁卯,吴喜至钱唐,孔璪、王昙生奔浙东。喜遣强弩将军任农夫等引兵向黄山浦;东军据岸结寨,农夫等击破之。喜自柳浦渡,取西陵,击斩庾业。会稽人大惧,将士多奔亡,孔觊不能制。戊寅,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觊逃奔嵴山;车骑从事中郎张绥封府库以待吴喜。己卯,王晏入城,杀绥,执寻阳王子房于别署。纵兵大掠,府库皆空;获孔璪,杀之。庚辰,嵴山民缚孔觊送晏,晏谓之曰:“此事孔璪所为,无预卿事,可作首辞,当相为申上。”觊曰:“江东处分,莫不由身;委罪求活,便是君辈行意耳。”晏乃斩之。顾琛、王昙生、袁标等诣吴喜归罪,喜皆宥之。东军主凡七十六人,临陈斩十七人,其余皆原宥。(毫无意义的内战。)

    薛索儿攻申阐,久不下;使申令孙入睢陵说阐,阐出降,索儿并令孙杀之。

    山阳王休佑在历阳,辅国将军刘勔miǎn进军小岘xiàn。殷琰所署南汝阴太守裴季之以合肥来降。

    邓琬性鄙闇贪吝,旣执大权,父子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弈,日夜不休;大自矜遇,宾客到门,历旬不得前;内事悉委褚灵嗣等三人,羣小横恣,竞为威福。于是士民忿怨,内外离心。(只能过把瘾就死。)

    琬遣孙冲之帅龙骧将军薛常宝、陈绍宗、焦度等兵一万为前锋,据赭圻。冲之于道与晋安王子勋书曰:“舟檝已办,粮仗亦整,三军踊跃,人争効命;便欲沿流挂帆,直取白下。愿速遣陶亮众军兼行相接,分据新亭、南州,则一麾定矣。”子勋加冲之左卫将军;以陶亮为右卫将军,统郢、荆、湘、梁、雍五州兵合二万人,一时俱下。陶亮本无干略,闻建安王休仁自上,殷孝祖又至,不敢进,屯军鹊洲。

    殷孝祖负其诚节,陵轹lì诸将(自以为天下之大,只有他最忠心,常欺侮羞辱其他将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悉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这恰与宗兴之策反。内战期间,往往是一家人分为两个阵营,有的是志向不同,有的是无奈或随大流,如何滥杀,就会失去民心,摇动军心。蒋介石失败也有此种原因之一。)宁朔将军沈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羣帅,众并赖之。孝祖每战,常以鼓盖自随,军中人相谓:“殷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人共射之,欲不毙,得乎?”三月,庚寅,众军水陆并进,攻赭圻;陶亮等引兵救之,孝祖于陈为流矢所中,死。(殷孝祖(415年-466年),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光禄勋殷羡曾孙,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官员、将领。殷孝祖少时放纵不拘,喜好酒色,有气魄才干。元嘉末年,任员外散骑侍郎。宋孝武帝因其有军事才能,任为奋武将军、济北太守、积射将军。大明初年,北魏入侵青州,殷孝祖奉命北上增援,多次与魏军交锋,常败魏军,因功授任太子旅贲中郎将、龙骧将军。竞陵王刘诞占据广陵造反时,殷孝祖在沈庆之指挥下进攻刘诞,因功荣升西阳王刘子尚的抚军、宁朔将军、南济阴太守。出京任盱眙太守,回朝任虎贲中郎将,仍兼宁朔将军,阳平、东平二郡太守,又转济南、南郡太守,将军照旧。泰始二年(466年),殷孝祖在与叛军交战中,中射身亡,时年五十二岁。死后追赠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持节、都督照旧。追封秭归县侯,食邑一千户。泰始四年(468年),又改追封为建安县侯,谥号忠侯。)军主范潜帅五百人降于亮。人情震骇,并谓沈攸之宜代孝祖为统。

    时建安王休仁屯虎槛,遣宁朔将军江方兴、龙骧将军襄阳刘灵遗各将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为孝祖旣死,亮等有乘胜之心,明日若不更攻,则示之以弱。方兴名位相亚,必不为己下(江方兴的名望和地位跟自己相等,绝不可能受自己的指挥);军政不壹,致败之由也。乃帅诸军主诣方兴曰:“今四方并反,国家所保,无复百里之地。唯有殷孝祖为朝廷所委赖,锋镝裁交,舆尸而反,文武丧气,朝野危心。事之济否,唯在时旦一战;战若不捷,大事去矣。诘朝之事,诸人或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可我自问魄力不够),干略不如卿。今辄相推为统,但当相与戮力耳。”方兴甚悦,许诺。攸之旣出,诸军主并尤(抱怨)之,攸之曰:“吾本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岂可自措同异也!”(攸之有大局胸怀。

    孙冲之谓陶亮曰:“孝祖枭将,一战便死,天下事定矣,不须复战,便当直取京都。”亮不从。

    辛卯,方兴帅诸军进战,建安王休仁又遣军主郭季之、步兵校尉杜幼文、屯骑校尉垣恭祖、龙骧将军济地顿生京兆段佛荣等三万人往会战,自寅及午,大破之,追奔至姥山而还。幼文,骥之子也。

    孙冲之于湖、白口筑二城,军主竟陵张兴世攻拔之。

    壬辰,诏以沈攸之为辅国将军、假节,代殷孝祖督前锋诸军事。

    陶亮闻湖、白二城不守,大惧,急召孙冲之还鹊尾,留薛常宝等守赭圻zhexi(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西。);先于姥山及诸冈分立营寨,亦各散还,共保浓湖。

    时军旅大起,国用不足,募民上钱榖者,赐以荒县、荒郡,或五品至三品散官有差。

    军中食少,建安王休仁抚循将士,均其丰俭,吊死问伤,身亲隐恤;故十万之众,莫有离心。

    邓琬遣其豫州刺史刘胡帅众三万、铁骑二千,东屯鹊尾,幷旧兵凡十余万。胡,宿将,勇健多权略,屡有战功,将士畏之。司徒中兵参军冠军蔡那,子弟在襄阳,胡每战,悬之城外;那进战不顾。吴喜旣定三吴,帅所领五千人,并运资实,至于赭圻。

    薛索儿将马步万余人自睢陵渡淮,进逼青、冀二州刺史张永营。丙申,诏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统北讨诸军事,进据广陵;又诏萧道成将兵救永。

    戊戌,寻阳王子房至建康,上宥之,贬爵为松滋侯。

    庚子,魏以陇西王源贺为太尉。

    上遣宁朔将军刘怀珍帅龙骧将军王敬则等步骑五千,助刘勔讨寿阳,斩庐江太守刘道蔚。怀珍,善明之从子也。

    中书舍人戴明宝启上,遣军主竟陵黄回募兵击斩寻阳所署马头太守王广元。

    前奉朝请寿阳郑黑,起兵于淮上以应建康,东扞殷琰,西拒常珍奇;乙巳,以黑为司州刺史。

    殷琰将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刘勔帅众军并进,去顺数里立营。时琰所遣诸军,并受顺节度,而以皇甫道烈土豪,柳伦台之所遣,顺本卑微,唯不使统督二军。勔始至,堑垒未立;顺欲击之,道烈,伦不同,顺不能独进,乃止。勔营旣立,不可复攻,因相持守。

    壬子,断新钱,专用古钱。

    沈攸之帅诸军围赭圻。薛常宝等粮尽,告刘胡求救;胡以囊盛米,系流查(木排)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之。沈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丙辰,刘胡帅步卒一万,夜,斫山开道,以布囊运米饷赭圻。平旦,至城下,犹隔小堑,未能入。沈攸之帅诸军邀之,殊死战,胡众大败,舍粮弃甲,缘山走,斩获甚众。胡被创,仅得还营。常宝等惶惧,夏,四月,辛酉,开城突围,走还胡军。攸之拔赭圻城,斩其宁朔将军沈怀宝等,纳降数千人。陈绍宗单舸奔鹊尾。建安王休仁自虎槛进屯赭圻。(刘胡运粮虽未成功,但想尽了办法,是负责的。)

    刘胡等兵犹盛。上欲绥慰人情,遣吏部尚书褚渊至虎槛,选用将士。时以军功除官者众,版不能供,始用黄纸。

    邓琬以晋安王子勋之命,征袁顗下寻阳,顗悉雍州之众驰下。琬以黄门侍郎刘道宪行荆州事,侍中孔道存行雍州事。上庸太守柳世隆乘虚袭襄阳,不克。世隆,元景之弟子也。

    散骑侍郎明僧暠起兵,攻沈文秀以应建康。壬午,以僧暠为青州刺史。平原、乐安二郡太守王玄默据琅邪,清河、广川二郡太守王玄邈据盘阳城,高阳、勃海二郡太守刘乘民据临济城,并起兵以应建康。玄邈,玄谟之从弟;乘民,弥之之从子也。沈文秀遣军主解彦士攻北海,拔之,杀刘弥之。乘民从弟伯宗,合帅乡党,复取北海,因引兵向青州所治东阳城。文秀拒之,伯宗战死。僧暠、玄默、玄邈、乘民合兵攻东阳城,每战辄为文秀所破,离而复合,如此者十余,卒不能克。

    杜淑宝谓台军住历阳,不能遽进;及刘勔等至,上下震恐。刘顺等始行,唯赍一月粮,旣与勔相持,粮尽。叔宝发车千五百乘,载米饷顺,自将五千精兵送之。吕安国闻之,言于刘勔曰:“刘顺精甲八千,我众不能居半。相持旣久,强弱势殊,更复推迁,则无以自立。所赖者,彼粮行竭,我食有余耳。若使叔宝米至,非唯难可复图,我亦不能持久。今唯有间道袭其米车,出彼不意,若能制之,当不战走矣。”勔以为然,以疲弱守营,简精兵千人配安国及龙骧将军黄回,使从间道出顺后,于横塘抄之。

    安国始行,赍二日熟食;食尽,叔宝不至,将士欲还,安国曰:“卿等旦已一食。今晚米车不容不至;若其不至,夜去不晚。”叔宝果至,以米车为函箱陈,叔宝于外为游军。幢主杨仲怀将五百人居前,安国、回等击斩之,及其士卒皆尽。叔宝至,回欲乘胜击之,安国曰:“彼将自走,不假复击。”退三十里,止宿。夜遣骑参候,叔宝果弃米车走。安国复夜往烧米车,驱牛二千余头而还。

    五月,丁亥朔,夜,刘顺众溃,走淮西就常珍奇。于是刘勔鼓行,进向寿阳。叔宝敛居民及散卒,婴城自守;勔与诸军分营城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