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甘仁医案》_消渴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10-19
尹左 
诊脉
左三部弦数,右三部滑数,
太溪细弱,趺阳濡数。
见症
饮食不充肌肤,
神疲乏力,
虚里穴动。
自汗盗汗,
头眩眼花。

皆由阴液亏耗,不能涵木,
肝阳上僭,心神不得安宁,
虚阳逼津液而外泄则多汗,
消灼胃阴则消谷。

头面烘热,汗后畏冷,
营虚失于内守,卫虚失于外护故也。
脉数不减,
颇虑延成消症。

姑拟养肺阴以柔肝木,
清胃阴而宁心神,
俾得阴平阳秘,水升火降,
方能渐入佳境。

大生地(四钱) 抱茯神(三钱) 

潼蒺藜(三钱) 川贝母(二钱) 

浮小麦(四钱) 生白芍(一钱五分)

左牡蛎(四钱) 熟女贞(三钱) 

天花粉(三钱) 肥玉竹(三钱)

花龙骨(三钱) 冬虫夏草(二钱)五味子(三分)

【二诊】 

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

曲运劳乎心,谋虑劳乎肝,

心肝之阴既伤,心肝之阳上亢,

消灼胃阴,胃热炽盛,

饮食入胃,不生津液,

既不能灌溉于五脏,

又不能输运于筋骨,

是以饮食如常,足膝软弱。

汗为心之液,

心阳逼津液而外泄则多汗;

阴不敛阳,阳升于上

则头部眩晕面部烘热,且又心悸。

胃之大络名虚里,

虚里穴动,胃虚故也。

脉象左三部弦数,右三部滑数,

太溪细弱,趺阳濡数,

唇红舌光,微有苔意,

一派阴液亏耗,虚火上炎之象,

此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长也。

必须地气上升,天气始得下降。

今拟滋养肺阴,以柔肝木,

蒸腾肾气,而安心神。

务使阴阳协和,庶成既济之象。

北沙参(三钱) 抱茯神(三钱)

 五味子(三分) 肥玉竹(三钱) 

天麦冬(各二钱) 左牡蛎(四钱)

生白芍(二钱) 川贝母(二钱)

 大生地(四钱) 花龙骨(三钱) 

潼蒺藜(三钱) 制黄精(三钱)

浮小麦(四钱) 

金匮肾气丸(包,四钱)

【三诊】 

饮食入胃,不生津液,

始不为肌肤,继不为筋骨,

书谓食亦见症,已着前章矣。

阴液亏耗,肝阳上僭,

水不制火,火不归宅。

两进养肺阴以柔肝木,益肾阴而安心神之剂,尚觉合度。

诊脉弦数较和,细数根据然,

仍守原意出入,

俾得阴阳和协,水火既济,

则入胃之饮食,自能生化精微,

灌溉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第是恙延已久,

断非能克日奏功也。

照前方去金匮肾气丸、五味子、制黄精,

加淮山药(三钱)、盐水炒杜仲(三钱)、上桂心(四分)。

何左 

多饮为上消,

多食为中消,

多溲为下消。

经云∶二阳结谓之消。

金匮云∶厥阴之为病为消。

皆由阴分不足,

厥阴之火消灼胃阴,津少上承。

拟育阴生津法。

大麦冬(三钱) 川石斛(三钱)

栝蒌皮(二钱)北秫米(包三钱) 

大生地(四钱) 天花粉(三钱)

淮山药(三钱) 川贝母(二钱) 

金匮肾气丸(包,三钱) 

南北沙参(各三钱) 

生甘草(六分)

邱左 

上消多渴,下消多溲,

上消属肺,下消属肾。

肺肾阴伤,胃火内炽,

治火无益。

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大生地(四钱) 生甘草(八分) 

川贝母(二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川石斛(三钱) 天花粉(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生白芍(二钱) 

大麦冬(三钱) 炙乌梅(四分) 

活芦根(去节,一尺) 

青皮甘蔗(劈开入煎,三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