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山八友瓷板画的市场究竟在哪里?

 博搜艺术 2019-10-20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然后诞生了淡雅美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养分,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荣逼真,绘声绘色,其笔法、墨韵、颜色和一起代的海上画派的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珠山八友”作画所用的材料都是经过反复的挑选的,同时因为距离著作的时间也不长,画面一般都还保持得光泽亮丽,图文清晰。

  纵观现在市场上瓷板画市场,只管瓷板画历史并不悠久,但其在海内外的极高声誉职位和中国画的深挚文化秘闻,深受藏家喜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涯水平的提高,艺术品珍藏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古玩艺术品价格一直攀升,民国时期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珍藏家们竞购的热门藏品,并现身种种拍卖会及展览会。事实上,民国瓷板画在艺术市场中一直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但从近几年来“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拍卖行情来看,其作品成 交额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 交;2009年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 央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小我私人成 交记录。2012年5月27日,香港佳士得珠山八友瓷板画拍卖专场,6989万元、3842万元、7575万元、13494万元。在不到数十年的时间里,“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成 交价格从几十万元直线上升到几百万,甚至数万万元。

  “珠山八友”的创作的风格迥异,但也有共同的特点:题款均挥洒自如。故观察提款的风格,若书法生硬拘谨,那就绝 对不会是真迹。另外,在鉴定的时候也要注意简体字的出现,若出现,收藏的时候就需要谨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