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心阴虚的

 新宇医馆 2019-10-20

治疗心阴虚的

 疾病名称(英文) deficiency of heart yin 拚音 XINYINXU 别名 中医:心悸,怔忡,健忘,虚劳,癫证,百合病,西医: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功能性低热,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心阴虚证为临床常见虚证之一。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消灼心阴;或因劳伤太过,心阴暗耗;或热病伤阴,心阴亏损;或肝肾阴虚日久,致使心阴不足。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心阴虚证为临床常见虚证之一。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消灼心阴;或因劳伤太过,心阴暗耗;或热病伤阴,心阴亏损;或肝肾阴虚日久,致使心阴不足。其病主要在心,也常可因心阴不足,虚火内燔,而灼伤肝、脾、肺、肾之阴而致四脏功能失常。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心悸不宁,寐少梦多,惊惕不安,口舌干燥,兼见舌疮频发,手足心热,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滋养心阴。
施治方法:
()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15克、玉竹10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2克。本方适用于心阴虚损,兼见心气不足者。(2)朱砂安神丸加味:生地12克、当归10克、黄连6克、朱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2克、百合15克、莲子心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阴不足,兼有火旺者。
上药浓煎,煮取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若心火偏旺,症见口疮频发,少寐心烦者,在基本方(2)中加黄柏10克、砂仁6克、栀子10克、黄连6克清心泄热。若兼气虚明显,症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者在基本方(1)中加黄精15克、太子参30克益气养阴;伴见肾阴亏损,症见腰痠耳鸣,口干咽燥者,加何首乌15克、女贞子12克、鳖甲15克、枸杞15克滋养肾阴以济心阴。兼见血虚证见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唇舌色淡者在基本方(1)中加熟地10克、阿胶珠12克、白芍10克以滋养阴血;若见心悸不宁,夜难入寐者酌加龙齿15克、夜交藤18克、合欢皮10克以养心安神;若神情焦虑,烦扰不安者可酌加珍珠母24克、琥珀6克以镇静安神。若兼见盗汗严重者在基本方(2)中酌加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清退虚热,加浮小麦20克、糯稻根15克收敛止汗。
()外敷药物:心阴虚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出现厥心痛时,可用膏药外贴,以急则治标止痛。1.心气虚、心血虚证治中外敷药物均可选用,详参心气虚、心血虚证外敷药物内容。
2.冠心止痛膏:药用丹参、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公丁香、降香等研为粗末,以95%酒精浸制成流浸膏,加樟脑、冰片、二甲苯麝香、苯海拉明、橡胶、羊毛脂等捣制成硬膏,并涂于布面即可。敷贴于内关、膻中(或心俞)间隔612小时后行第二次贴膏,换膏时,先用热毛巾轻擦局部皮肤,12小时后再贴药,一周为一疗程。
(三)饮食疗法
1.一般饮食宜忌可参阅前述病证。水证虽属阴虚,常兼有虚火一面,因此,饮食宜以高蛋白饮食,既富营养,又易消化。适当多食甘凉一类鲜果和蔬菜,切切忌食辛辣化火之食物,以免动火耗阴,加重病情。
2.食疗方:(1)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60克煮粥。作点心或晚餐服食。本粥有润五脏,填骨髓,补气虚的作用,对心阴亏损,形体赢瘦者服之颇宜。(2)荷叶粥:将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将荷叶汤同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作早晚餐,温热服食,对本证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四)心理疗法:心阴虚多为久病所致,有些症状可以反复发作,故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劝导病人要情志舒畅,条达,不要抑郁忧伤,或情绪波动大大,对疾病不要过度紧张,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特别要注意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有关一般心理疗法可参阅前述疾病。
(五)气雾疗法:由于心血虚而致"厥心痛""真心痛"时,可用热证气雾剂(丹皮、川穹、冰片),在舌下粘膜处,喷射1-2次,3分钟内多数可止痛。
施治要点:
(一)在思虑过度,耗伤心阴时可致心火独亢,引动肝肾相火内扰,病人可遗泄频作,耗伤肾阴,亦可心烦易怒,肝胆火旺,因此单纯用滋养心阴法效果不显时,要注意清肝滋肾,平伏相火,适当选用黄连、石莲子清心火,知母、黄柏泻肾火,黄齐、桅子平肝火。可提高治疗本证的疗效。
(二)在心阴亏耗的病人中,常见促脉,多责之心阴亏损,虚火偏旺,治宣清养心阴,这即是"促脉惟将火病医"。但临床常见促脉而伴见四肢浮肿,动辄气短,形寒舌淡,此时促脉不可作热病治疗。当辨为心气、心阳虚弱,而用益气温阳之剂,这时对促脉的治疗即所谓"实宜凉泄虚温补"。据我们观察,临床上促脉所见的伴随症状,还可见到寒热夹杂,阴阳互损之候,病机上的矛盾,使治疗颇为棘手,这时常以附子配川连,或附子配麦冬、生地同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老年人的心阴不足,用药常虚不受补,补之失当,则易助邪,所以味厚、粘腻等大补之品往往不相宜。只宜清补、平补、缓补、调补为佳。要达到补不助邪,补之能受,方为恰当。药物可选用黄精、玉竹、麦冬、北五味、沙参、元参、何首乌、生地等;若嫌滋腻,适当加砂仁、白蔻仁、橘红等和胃之品以监之。
中药 针灸 在“厥心痛”或“真心痛”属心阴虑证时,可作为止痛治标的常用方法。取穴厥阴俞、心俞、膻中、内关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外1520分钟,抢转 3 5次。 推拿按摩 在“厥心痛”或“真心痛”属心阴虑证时,可作为止痛治标的常用方法。可按压至阳穴(位干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相当于第五胸脊神经所支配区域),取穴方法是垂臂低头,由启肿骨下角下缘,划一水平线,相交于脊背正中线处为至阳穴。心绞痛发作时,可按压该穴l6分钟。预防性按压36分钟可防止心绞痛发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本证常因阴虚内热,消灼津液,在厥心痛、真心痛等发作期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时用力过猛造成心气暴脱而发生淬死。
2.心阴虚损病人,常因虚热内扰而烦躁不宁,因此,病房要求环境幽静,避免大声喧闹,房间的空气不宜过干燥,要保持一定湿润为好。
3.在厥心病或真心痛发作时,多在夜间较频,或症状加重。此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病房,可将病人床头垫高,以减少静脉回流从而减轻心脏负凰常可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心阴虚(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yin)为证候名。又称心血虚。是指心阴亏损,心脏、心神失养,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治疗心阴虚的方剂如下:

·        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卷上方。处方: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风各三分。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功能主治:功能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或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        冠心生脉丸

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功能与主治:益气生津,活血通脉。用于心气不足,心阴虚弱起的心血瘀阴,心悸气短,胸闷作痛,自汗乏力,脉微结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注意:节房事,切忌气恼劳累过度。服药期间如有口干苦咽痛者,可服少量清火药...

·        柏子仁丸

名:柏子仁丸别名:柏子丸、女科柏子仁丸组成:柏子仁(锉,另研)半两,牛膝半两,卷柏半两,泽兰叶2两,续断2两,熟地黄3两。功效:养血益阴。主治:阴虚血弱,水少火盛,经侯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脉象微数。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足少阴、厥阴药也。柏子仁安神而养心,地黄、续断、牛膝补肝肾而益冲...

·        天王补心丹

血,补心安神之功效。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本方为治疗阴虚血少,心神不安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属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者。《校注妇人良方》卷六方之天王补心丹:该方剂作用广泛,其对中枢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强大的促进、调节作用,因而对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治疗作用。其对心脏有强、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

·        补阴剂

拼音:bǔyīnjì英文:yin-supplementingformula补阴剂(yin-supplementingformula)是指以补阴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阴虚证的补益剂。...

·        化阳汤

拼音:huàyángtāng处方:元参2两,熟地1两,前仁3钱,肉桂2分。功能主治:阴虚溺闭。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加味育阴止血汤

g,炒川栋子9g,生牡蛎9g,钩藤9g,地榆9g,槐花9g,细生地12g,生白芍12g,海浮石15g,青龙齿15g,白及15g,女贞子24g,仙鹤草60g,川贝6g。功能主治:育阴柔肝,清心肃肺。主阴虚阳亢,心火偏旺所致的咯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应用:咯血李某,男,30岁。平素体弱,患有咳嗽,内痔,大便燥结,因事过劳,而致突然咯血下血,咯血量较多,色鲜红,伴头晕心烦心悸,脉细数,舌红...

·        养血安神丸

,用以治疗血虚不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养血安神丸的部颁标准。养血安神丸的功效与主治:养血安神丸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以治疗血虚不眠。养血安神丸具有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血少悸、头、失眠多梦,手足心热。《杏苑》卷六之养血安神丸:方名:养血安神丸组成:朱砂5钱,白芍7钱,归身1两,川芎3钱,侧柏叶1两,陈皮5钱,黄连5钱,生草5钱。功效:《杏苑》卷六之养血安神丸具有安...

       治疗心阴虚的方剂如下:

·        菊女饮

拼音:júnǚyǐn处方:女贞子30克甘菊花15克麦冬15克功能主治:滋阴明目。治肾阴虚,目失濡养,双目不痛,瞳人日加紧小,口干舌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固经丸

》卷五方之固经丸具有滋阴清热,固经止血之功效。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症见阴虚血热,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赤白带下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温酒或白汤送下。上为末,酒糊丸,每服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书比例酌定。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温酒或白酒汤下6g方解:固经丸主治因肝肾阴虚、相火炽盛所致月经过多或崩中漏...

·        鸡人唱筹方

拼音:jīrénchàngchóufāng处方:溏鸡矢、人中白1钱,冰片2厘,制乳香1钱,制没药5分。功能主治:久病痨瘵之人,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水不济火,相火妄动,致生阴虚黄喉,满口皆黄,其黄如淡金,平净无垢,口无涎丝,外显潮热。用法用量:点喉内。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生脉散加香薷方

拼音:shēngmàisànjiāxiāngrúfāng《医方考》卷六: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香薷。主治:人本阴虚,复遇暑途,饥困劳倦,暴仆昏绝者。各家论述:暴仆昏绝者,一则阴虚而孤阳欲脱,一则暑邪乘虚而犯神明之府也。故用人参益元而固脱,香薷辟邪而却暑;麦冬之清,所以扶其不胜之肺;五味之酸,所以敛其欲脱之真。...

·        小柴胡合四物汤

拼音:xiǎocháihúhésìwùtāng《济阳纲目》卷七十四:方名:小柴胡合四物汤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砂仁炒)、龙胆草、青皮、干葛。主治:胁痛、每日至夜身热,或阴虚发热。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加减:阴虚甚,加黄柏、知母。制备方法:上锉。...

·        莲椹汤

拼音:liánzhēntāng处方: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主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摘录:邓铁涛方...

·        人参固本丸

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规格:每丸重9g。贮藏:密闭,防潮。人参固本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人参固本丸药品汉语拼音:...

·        一贯煎

为北沙参9g、麦冬9g、当归身9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具有滋阴疏肝之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本方是治疗阴虚肝郁,肝胃不和所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本方是治疗阴虚肝郁,肝胃不和所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柳州医话》方之一贯煎:该方剂对免疫功能及血管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对神经、内分泌也有积极调节作用,且有抗炎、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对肝脏功能也有积极保护作用,故对慢性肝炎、神经衰弱...

方剂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