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朱元璋要放弃,而是北元不允许明朝占领漠北之地啊。
大家想想朱元璋是怎么建立明朝的,是通过第一次北伐成功,消灭了元朝才建立明朝的。大家注意朱元璋的北伐成功,只是结束了元朝的全国性统治,当时元顺帝由大都逃回漠北老家,继续抵抗明朝,是为北元政权。
大家想想,明朝是活生生将元朝的全国性政权给消灭了建立的,蒙古族回到漠北草原,肯定咽不下这口气,因此他们建立的割据政权北元,就将明朝的北上的路给堵死了。
朱元璋的疆域思想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恢复秦朝的版图,巩固汉、唐疆域的基本盘,用后世的话来说,管好自己长城以内的本部十八省和辽东等地。除了西、北,其他地方都不要主动征伐。如果他们不自量力主动挑衅大明朝,那我们要好好收拾他们。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具有比较明确的疆域“基本盘”思想,就是长城以内的本部十八省含辽东地区、西藏地区,这些地方是基本的领土,不能丢的。但是,朱元璋对于西边和北边的游牧民族地区,则表述含糊,朱元璋既承认塞外是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的疆土,又有将这些地方纳入明朝版图的想法,但这些地方不是明朝必须要有的。
皇帝想要更好地实现统治,那么就得需要官僚来帮助他进行管理,官僚也需要养家糊口,所以就需要给他们发放工资。那么这些工资从哪儿来呢?当然是从中央财政出,中央财政则需要国家税收来维持。我们知道,明朝初期的税收主要还是农业税,但是想要收取农业税就需要一个能够定居的地方。而草原上则就不一样了,因为自然原因,草原上难以像中原一样实现耕种,至于定居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明帝国想要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和统治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一个因素,自然是安内的明帝国建立之后的第一要务,朱元璋不可能抽出更多的力量去消灭北元,将一块历朝历代都不看好,没有多少价值的土地收回来。从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确保太平而治,稳固皇权之稳定,才能保障国之稳定,江山才算最终坐稳了。所以,朱元璋不会将兵力全部集中到北边,妄自以扩大疆土而忽视内部的稳定,那将是得不偿失之举。所以,不是朱元璋主动放弃元朝大片土地,而是历史因素使然,现实因素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