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战略VS坏战略

 爸爸heli 2019-10-20

好战略VS坏战略

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经济学看似有各种流派,但是其实只分成两个流派:好的经济学和坏的经济学。战略也是如此,用简单粗暴又有效的分类,就是好战略和坏战略。在制定战略时,我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把战略目标当作战略的全部,只有目标没有打法;二是不坚持战略。实际上,坚持战略和制定战略同样重要。

众多企业总是惯于制定混乱的、毫无个性的发展战略。这并不奇怪,因为多年以来很多人没有明白“战略”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鲁梅尔特提醒企业管理者,战略的实质是必须拥有明确的行动目标,以及为实现它而采取的步骤。

好战略VS坏战略

战略是指发现关键问题,设计出合理方案,集中力量采取行动去解决。制定战略需要思考:发挥杠杆作用、制定近似目标、强化“链条–环节”系统、运用设计的思维等方面。

第一,发挥杠杆作用。

好战略通过集中智慧、资源和行动来获得力量,如果这些力量在适当的时候用在了关键的目标上,就可能事半功倍,所以也称作“杠杆原理”。一般来说,战略的杠杆原理可能来自战略预测;对形势中最关键因素的深刻见解,并能找准支点;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首先,战略预测是指战略家能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把这种预测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战略预测要考虑他人的习惯、偏好和方针,以及妨碍变革的惯性因素和制约瓶颈。最关键的预测是对他人行为的预测,尤其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预测要么是以史为鉴,要么是根据固有趋势,要么根据可以预测的经济或社会动态,要么根据他人所遵循的惯例。

其次,要发挥杠杆做用,还要能够找到一个着力点,来放大精力和资源的集中使用效力。比如还没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就有可能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支点。

第三个方法,是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有个“阈值效应”,指的是效果只有在努力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才会突然显现,如果低于这个值,就会收效甚微。所以当存在阈值效应时,战略家就要慎重了,均匀用力的后果可能是每个问题都没达到阈值,结果都没有效果。要选择那些利用自己的资源就可以实现的关键问题。

好战略VS坏战略

第二,制定近似目标。近似目标指的是可行性最高的目标。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复杂并且模糊的,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尽量简化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且这个经过简化过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第三,强化“链条–环节”系统。“链条-环节”系统类似木桶原理,说的是当一个系统的性能受到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制约的时候,就算强化其他环节,也很难强化整个链条。很多棘手问题都是因为个别环节薄弱,从而牵涉了其它环节。要打破困局,就要找出困难点,排出顺序,集中资源一一攻破。要想强化“链条–环节”系统,领导者应该采取一系列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行动。这样能提高竞争对手的模仿门槛。

好战略VS坏战略

第四,运用设计的思维。很多有效的战略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筛选各种方案后做的决定。战略最基本的三个方面:预先策划、预测他人行为、设计协调的行动。就是事先设计和规划,预测对方行为后的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各种行动。

好战略VS坏战略

战略制定过程需要对多重因素进行安排、调整和协调,而设计型战略就是要巧妙地实现资源与行动的配置。资源和紧密协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如果一个组织资源不多,那只有通过紧密的协调才能应对挑战,如果资源比较多,紧密协调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了。其实紧密的协调有一定代价,一个设计的紧密程度越高,难度就越大,适用范围就会越小,变化的灵活性也会差。所以我们不用总是追求协调程度最高的方案,如果挑战程度较低,那么专业化水平和紧密度还是低一点比较好,这样可以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市场。

好了,本期关于好战略和坏战略的讨论分享就到这里了,你有做过战略嘛?你认为你做的战略算得上是好战略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