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阳文化史上的第一人(六)

 风吟楼 2019-10-20

 作者:彭妙艳  

编修县志第一人

郑大仑,御史郑一初之子,嘉靖壬午(1522)举人,官德清教谕,曾从著名学者湛甘泉游,坚信对于所服膺的理论,只有力行才能见效,才能有说服力。嘉靖二十三年(1544),受知县王凤的聘请,纂修《揭阳县志》。前此,揭阳从未有志书的编修,于是郑大仑成为编修县志第一人。尚书盛端明为该志作序,极称知县王凤“聘儒硕相与订正”志稿,这位“儒硕”,指的就是郑大仑。

揭阳享受“御葬”第一人

揭阳享受“御葬”待遇的第一人,是成化八年(1472)登进士第,累官太仆寺少卿,带病坚持治理马政,终于病卒任所,归葬于故乡揭阳黄岐山之原的吴裕。皇帝祭文是:“惟尔早通经术,起自遐方。驰誉贤关,奏名甲第。初官民部,简置铨铨。进佐银台,荐升太仆。声称益著,劳效良多。委用方殷,胡遽长逝!追惟往勋,宜示恤恩。特赦有司,为营葬事。遣官谕祭,用慰尔灵。水原有知,尚克承享。”

揭阳解元第一人

林昕,字宏耀,号钝斋,渔湖人,成化十六年(1480)广东乡试第一名(即解元)。历昆阳知州、广信府丞,受荐为按察司职,未及引见,以病致仕。在官时,到处有声。及病卒,海阳人、礼部尚书盛端明为作墓志铭,备极哀荣。子继祖,捐资建南溪精舍于榕城南门渡附近,名士薛侃、吴继乔等都曾至此讲学,对促成榕江学风的形成,有过历史贡献。

担任布政使第一人

揭阳县历史上第一名当过布政使的人是翁万达。但翁万达的里籍鮀江都,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从揭阳割出以凑置澄海县,现属汕头市金平区管辖。因此,翁万达已不是揭阳人。于是揭阳而继翁万达而任过布政使,也即今揭阳境内任过布政使的第一人,就成了郑旻。郑旻的里籍时邹堂(今地都镇乌美村),嘉靖三十五年(1556)成进士后,历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大名、归德知府,贵州、山西提学使,湖广参政,四川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明朝的左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主管一省的行政事宜,秩从二品,俗称“藩司”、雅称方伯,列入“封疆大吏”的范畴。因此,潮州府曾于太平街英聚巷口地方立“大方伯坊”以纪念他的成就。清人李星辉作《揭中八公》组诗,其中一首便是郑旻为对象。

揭阳的第一位庶吉士

榕城人郭之奇,于崇祯元年(1628)与邑人黄奇遇、宋兆禴等同登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深造。因凡进过翰林院工作者,其私第便可榜额“太史第”或“金马玉堂”。他在东门街的故居分别有“太史第”和“金马玉堂”,就是这样而来。所谓庶吉士,就是被吸收于朝廷设在翰林院的人才储备机构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这类人才经过一段不等的时间深造后,往往进入京师的重要部门工作,许多后来成了国家的栋梁。清康熙间,揭阳棉湖的林景拔也曾被选为庶吉士加以培养。但林景拔无意仕途,于是告假回乡,从此以诗文自娱,颇有成果,成为揭阳历史上知名度较高的文学家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