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通往河山风景区的路边,有一处不起眼的民俗博物馆,走进去才发现,500多平方米的展厅,摆满了各种民俗器物,从上世纪70年代日常生活用的煤油灯,到90年代罕见的大哥大;从清代进口的德国缝纫机,到上世纪30年代的留声机,2万余件生活、生产、文化、宗教用品,见证了日照地区人们的生活变迁。 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是东港区河山镇大暖帐村村民马鸣,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今年49岁的马鸣,1989年7月份毕业于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柳河县水泥厂,因为离家太远无法照顾父母,1990年底他辞去工作,招聘到东港区河山派出所当了一名协勤员,主要负责拍摄身份证证件照。在进村工作时,马鸣发现农村许多老式物件被遗弃,出于好奇,他就拿回家收藏,渐渐的藏品越来越多,兴趣也越来越浓。 有一次,他得知一户村民家有一个清代进口的德国造缝纫机和马灯,就上门咨询,对方出口要价1.2万元,当得知马鸣只是出于爱好时,最后以3000元卖给了他。在当时,对于一个“临时工”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马鸣还是借钱捧回了家。回家后谎称是同学家里的物品,赠送给他的,瞒过了妻子。 就这样,20多年的时间,马鸣收集的物品达到了2万多件,除了自己搜集,朋友赠送,许多物品是他购买的,耗资达20多万元。 由于痴迷于收藏,49岁的马鸣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但每当听到市民参观时的赞叹声,马鸣仿佛觉得自己就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他的收藏,见证了日照的发展历史。 马鸣向记者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户人家送彩礼使用的大型提盒。 老式电影放映机。 马鸣收藏的铅字。 马鸣收藏的各式手推车。 马鸣收藏的各式箢子 马鸣收藏的各式电话和收音机、收录机。 马鸣收藏的大哥大和手机。 马鸣收藏的打字机。 马鸣收藏的各式闹钟表。 马鸣收藏的织布机和各式农具。 马鸣收藏的各式煤油灯(马灯)。 马鸣收藏的老式酒篓。 马鸣收藏的陶制烧水壶。 马鸣收藏的小人书。 马鸣收藏的超大算盘。 马鸣收藏的搂草的耙子。 马鸣收藏的播种的耩子。 马鸣收藏的自制的喇叭匣子。 马鸣收藏的蓑衣和草帽。 马鸣收藏的上世纪市民用废旧纸张制作的米缸。 |
|
来自: 打虎将 > 《收藏人生、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