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本帮味 缘起老城厢,百年老字号德兴菜馆升级迎客!​

 cxag 2019-10-20

为应对消费升级,适应新消费市场需求,始创于1883年的中华老字号“德兴菜馆”位于浦东昌里路353号的分店近日重装升级完毕,于9月20日正式开门营业。

历经多月时间的打磨,德兴菜馆对品牌、环境、产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致力于打造富有浓郁上海家传味道的就餐新体验。

经典本帮味 缘起老城厢

说起德兴菜馆的历史,与上海老城厢十六铺密不可分。1883年,一位名叫阿生的小商贩在十六铺的两开间门面开设了一家小吃店,附近的码头工人等经常光顾。后店面盘给了一位名叫万云生的老板,极具经营思路的他在原址翻建三层楼面的饭店,取名为“德兴馆”,并对楼层的经营类型进行了划分:一楼供应大众菜,二楼为中档酒菜,三楼为雅室包间,专门用于接待当时的社会名流。由于当时德兴馆地处十六铺,背靠老城厢,由此也自然而然产生了创制上海本帮特色的念头。

十六铺旧景

德兴馆根据上海浦东民间菜肴的精华加以改进,且厨师大多是上海本地人,有着几十年的烹饪经验,尤其以烧、炖、炒、烩、炸见长。德兴馆的菜首重选料,如:鸡必须是黄嘴黄脚的浦东万祥鸡,虾籽一定到苏北产虾区收购河虾回来加工制成,青鱼必须选七斤以上的乌青等。由此,德兴馆逐渐发展出了选料严谨,四季有别,重视汤菜,风味清鲜的特色,创制了数十道流传至今的名菜:青鱼秃肺、下扒甩水、扣三丝,以及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参”的虾子大乌参等,风靡上海滩,成为当时本帮菜系的代表之作,当时上海不少文艺界人士如:周璇、赵丹、周信芳、俞振飞、童芷苓、白杨等都是德兴馆的常客,魏文伯先生还为德兴馆题词“其味无穷”。

德兴馆旧景

1958年,德兴馆从真如路迁到东门路29号,沪上餐饮名师杨和生等大师仍将店内的本帮特色菜肴精心保持着,并不断改良,吸引了大批新老顾客前来惠顾。后杨和生的传人李伯荣、沈来荣等第二代名师在传承本帮菜肴的精华之余分析市场,与时俱进地开展定位调整,使德兴馆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不少中外烹饪技术的精华,创制出了包括糟钵头、清炒鳝糊、红烧鮰鱼、草头圈子、白切肉、菜心走油蹄等十款脍炙人口的佳肴,成为了本帮菜系的代表之作,德兴馆也因此获奖无数。
当时美国《华盛顿邮报》上登载的《中国大陆吃与看》的文章中,曾这样谈到上海德兴馆:“我们到过中国大陆的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大宾馆,吃过许多中国菜,唯有上海德兴馆的菜肴滋味好、吃后回味无穷……”

珍贵旧照

装修前风貌

新装亮相 再现家传上海味

如今,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餐饮的选择类型也丰富多彩。而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德兴菜馆通过本次调改对包括门店环境、产品、服务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更着力于打磨富有上海家传味道的用餐新体验。

德兴菜馆新门头

升级后的德兴菜馆内外皆焕然一新,尤其是整洁舒适的室内,设计师将老上海的时髦风情融入其中,彰显了根植于品牌骨子里的本帮文化底蕴,而这与以前迥然不同的风格也彻底刷新了一批老食客们对德兴菜馆的印象。

德兴菜馆大厅

德兴菜馆包厢

擅于烹饪本帮菜的德兴菜馆在全新升级后不变的是对本帮传统口味的匠心坚守,以及对选料严谨、四季有别的传统的坚持。正如每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的镇店之宝,德兴菜馆也有自己经久不衰的“秘密武器”。
所谓“秘密武器”,说的就是德兴菜馆里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本帮菜品,同时也是上海食客们最耳熟能详的美味。或许,这其中也有你的心头好!

虾籽大乌参 

虾籽大乌参有“天下第一参”之美誉,德兴菜馆曾经以虾籽大乌参为重要菜品接待过许多国家要人。

草头圈子

草头圈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本帮名菜。此菜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

特色油爆河虾

油爆河虾是一道本帮名菜,虾壳红艳松脆,若即若离,入口一触即脱,虾肉鲜嫩、略带甜味,肉嫩壳脆一起下肚,独具风味。

德兴三头砂锅

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嫩滑的鱼圆和香糯的芋艿,汤鲜味美,为广大食客所喜爱。

德兴肚肺汤

德兴肚肺汤是本帮名菜糟钵头的传承与创新,汤底由肚、心、肺等多种食材慢火8小时熬制而成,汤汁乳白鲜浓,口感绵软爽滑。

热炝虎尾

热炝虎尾是传统本帮菜清炒鳝糊的改良升级,此菜与响油鳝糊口感差异较大,“弹鲜”成主要特征,口味讲究“爽利”。

德兴糟香肉

德兴糟香肉,是以猪五花肉和“德兴黄酒”的酒糟为主要原料的“扣”菜。口味上肥而不腻,气味上糟香浓郁扑鼻,有酥烂入味、入口即化等特点。

红烧鮰鱼

红烧鮰鱼是本帮菜中的传统名菜。经过德兴菜馆几代名厨的传承与改良,使红烧鮰鱼尝起来更加色味俱佳,令人回味。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的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味道辣鲜而略甜,十分入味,大受食客的欢迎。

招牌八宝鸭

德兴菜馆的八宝鸭使用的八种配料为火腿、鸡肫、冬笋、香菇、猪肉、虾仁、笋丁、青豆。特点:型整,鸭肉酥、软、糯、鲜香。

德兴汤包

 “德兴汤包”作为镇店之宝,原是“小笼”和北方地区流行的“灌汤包”二者的结合。每个汤包有疏密一致的褶纹,面皮口感柔软,馅心肉大紧实,汤汁鲜香不腻。

与此同时,德兴菜馆长久以来重视汤菜的传统也在全新升级后被一一复原,以此方式复刻上海的独特古早味。比如浦东三鲜肉皮砂锅、全家福暖锅等汤菜,用料虽然家常,但味道却很地道,现场不少老食客纷纷点赞说这就是他们小辰光的味道。

全家福暖锅

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后的德兴菜馆还特别增设了一列外卖窗口,专门用于销售店内各色脍炙人口的本帮菜品,如:本帮酱鸭、德兴三黄鸡、走油蹄髈、目鱼大烤、糟香凤爪等三四十个品种,丰富了周边市民们的消费选择。

德兴三黄鸡

目鱼大烤


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在日新月异,向来爱追求摩登的上海,能坚持5年就可以算是老店,能开上百年的,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而德兴菜馆能够占据上海几代人的记忆,则是因为不断寻求创新灵感的同时,仍然秉承着对老上海风味的传承。有时间的话,不妨一起来找寻那记忆里的滋味吧。

德兴菜馆地址:浦东新区昌里路353号


图文 / 豫园股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