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性理论干货分享

 爱中医2 2019-10-20

​中药药性理论干货分享


  1、四气  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泄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功效;温热药有温经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功效。

2、五味(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证。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6)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有些利水渗湿药具有淡味。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7)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3、升降浮沉

(1)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2)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量重者,大都是沉降药。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药物的炮制可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影响因素:性味、质地、炮制、配伍。

4、归经  方法:①六经归经法;②卫气营血、三焦归经法;③脏腑经络归经法

★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补血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