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xiake172 2019-10-21

曾有人告诉我,说不定用脚踢起一块砖头,那都是一个具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文物。怀着对古老文化的向往和崇敬,用一个摄影人的独特视角去追寻和记录着。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制作土胚

石燕桥镇处在隆昌市东南部。这里是土陶文化的重要衍生地,是不折不扣的“土陶之乡”。大缸曾一度畅销大江南北,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石燕桥陶土资源十分丰富,据地质部门勘探,这里的陶土属于非金属矿物,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耐高温,不仅适宜制陶,也是翻砂、井喷封口和建材行业的最佳选用材料。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美丽的石燕千百年来诞生了无数的民间土陶艺术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使土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但随着瓷器、钢化玻璃、塑料等现代工业日用品的涌现,土陶用品渐渐退出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土陶艺人还在坚守阵地,成为土陶最后的“守望者”。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来到位于石燕桥镇陶器作坊时,仿佛看到了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场面:老土窑洞,传统技法,洞前场地上满是一摞摞罐、缸、盆等瓦器制品,低矮的土坯房内四周窗户都已封闭,见不得半点阳光。在昏黄的灯光下,老艺人正在制作陶器,一人和泥,一人拉坯,动作娴熟而认真……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由于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制陶需经过晒土、澄泥、制坯、弓削、晾晒、成型、烧制、出窑等10余道工序,因而生产的土陶制品具有质细、耐酸、耐碱、不渗水、不起潮、耐撞击等优点。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出窑”是土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整个过程中最热闹的一道工序,而非常有幸的是,第二天就是这批陶器出窑的日子,这让我们不禁赞叹运气真好。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再次来到陶器作坊。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开窑啰!”随着一股热浪袭来,窑门打开了,那些头带帽子、身围厚围裙、手戴布手套的乡亲们开始忙碌起来,抬的抬,提的提,挑的挑,当一件件尚散发着窑火余温的大缸、水缸、陶罐,甚至陶脊、陶瓦、陶滴水等运过身边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伸出手来,以指扣击,那陶器发出的“叮当”声就与人们啧啧称道之声融合成一片。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土陶器从制作方式上,可分为素陶、釉陶和彩绘釉陶三种。素陶器有花盆、花缸等,热爱花卉,居家多植花木,向有用花盆,花缸栽种各色花卉及无花果树、夹竹桃等观赏植物的习惯,故花盆、花缸很是普遍。釉陶是单色陶器,主要为粮缸和储物缸。部分民族没有在家中大量储水的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水缸。过去农民和一般市民照明用清油灯,故许多家庭中有用小釉陶做的油灯。与日常生活密切的陶器都被着以彩釉,如盛食物和饮料的各种型号的罐,所有的碗、盘、碟、小盆等。土陶器中还有大量的壶型器物,都用彩釉装饰得五彩缤纷。在造型上,各类缸形状基本相似,根据地区民族的习惯在缸的表面有一定区别.而罐和餐具则形式多样,与内陆同类器皿相比,民族的陶器普遍夸张。独特的造型主要体现在各种壶上,具有鲜明的风格。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隆昌石燕桥“土窑”土陶陶瓷据说曾远销国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