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名药大黄蛰虫丸,活血通经力最雄

 跟随大趋势 2019-10-21
妇科名药大黄蛰虫丸,活血通经力最雄[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
大黄䗪虫丸(胶囊)
水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3g),日1~2次,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4粒(每粒重0.4g),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成年人,女性居多。
【用药指征】
形貌:面目黯黑,皮肤干而粗糙(肌肤甲错),消瘦。
症状:
①腹部肿块,腹满;
②经闭不行;
③潮热,不能饮食;
④大便干结如粒。
舌象:舌体偏瘦,苔薄。
脉象:脉沉涩。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继发性不孕症、盆腔包块。
内科疾病:厌食症、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或腹腔恶性肿瘤。
皮肤科疾病:黄褐斑。
【巧用活用】
①小腹冷痛,胀气,热敷缓解者,可配艾附暖宫丸同用。
②手足冷,失眠,出汗异常,胸闷,可配血府逐瘀颗粒同用。
【注意事项】
①闭经而面色苍白无华,食欲差,乏力,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②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止,或崩漏者慎用。
③孕妇禁用。
【类方鉴别】
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
相同症状:
子宫肌瘤、闭经
不同症状:
大黄䗪虫丸:面目黯黑、肌肤甲错、不能饮食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积液,或肠道充血水肿
【医案举隅】
1.闭经(刘渡舟医案)
王某,女,28岁,未婚。闭经三个月,肌肉注射黄体酮无效。患者常感周身乏力,心烦,性情急躁,少腹拘急,大便干结不爽,小便赤黄,口唇干燥,不时舐润。望其两目黯青,面色不荣,皮肤干燥角化,舌色红绛,无苔,中有裂纹,脉沉。刘老辨为血热相搏,日久变成干血内结。治当泻热逐瘀,嘱病人购服同仁堂产的大黄䗪虫丸180g,每次服6g,日服3次。
二诊:服药不久,月经来潮,周期五天,经量中等,颜色黯红,其他诸症亦随之减轻。视其舌色仍然红绛,脉沉而略涩。此乃干血尚未尽化,瘀热犹存之象。令其仍服大黄䗪虫丸。观其诸症皆愈,又疏圣愈汤一方(党参、黄芪、生地、川芎、白芍、当归)3剂,以善其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2.黄褐斑(李海英)
观察大黄䗪虫丸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大黄䗪虫丸,对照组30例口服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E胶囊,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8期)
3.上臂静脉血栓(张敏医案)
赵某,男,63岁。2012年3月初诊。患者因右手拇指冰凉、色紫黯,手臂轻度水肿1月余前来就诊。1月前,正值春节前夕,患者自觉右侧手臂麻木不适,未予重视,春节过后,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按“颈椎病”进行治疗,但无效。逐渐出现右侧拇指冰凉,色紫呈缺血状,手臂轻度水肿,遂转诊于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上臂静脉血栓”。因已错过溶栓时机,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怕手术,遂求助于中医。
笔者观其面色黧黑,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粗糙,纳食一般,平素嗜酒,睡眠差,早醒,夜间燥热盗汗,大便溏。诊其脉象细涩,舌淡黯。想起《金匮要略》一条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患者面色黧黑,肌肤干燥粗糙实为肌肤甲错之表现。遂嘱其坚持服用大黄䗪虫丸,每次1粒,日2次。服至半月余后告知大拇指已转暖,紫色渐退,右臂肿消。嘱其继续服用至完全恢复。3月后回访右手皮温、肤色已完全正常。
附: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大黄䗪虫丸方: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䗪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作用原理】活血破瘀,通经消癥是本方的主要作用。方中主药大黄、䗪虫能破血逐瘀,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均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地黄、白芍既能养血润燥,又能活血;杏仁润下,与大黄配合冀瘀血从下而消;黄芩清解瘀热,甘草益气护中,兼调和诸药。(史欣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