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述/鲁东大学鲁东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烟台。这里依山,山势嵯峨而多姿;这里傍海,大海磅礴而有容。登临山峦峰巅,晨观黄海晓日,夜闻松林涛声;俯瞰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校舍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山东省花园式校园”名副其实。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莱阳师范专科学校,历经了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两个历史阶段,2006年2月、4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鲁东大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鲁东大学有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教师进修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 鲁东大学建校50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后勤为保障,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教师教育学科优势明显,具备文、史、教、经、法、理、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20余公顷,校舍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13亿元,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图书馆藏书161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20余万种,中外文报刊4902种。拥有汉语言文字学、专门史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胶东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史料所等10个省级科研机构。编辑出版以校名冠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自然科学学报及校报等报刊。 历史沿革/鲁东大学1928年,山东教育厅开始规划兴办乡村师范教育,主张“民众教育”鲁大月季园和“求生教育”,认为要使普通民众学会求生,求生教育就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民的民众教育做起,念”。进行求生教育,就必须建立教育的基础设施,培养教育的师资,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办乡村师范。1930年,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二乡师),派教育厅督学、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董凤宸筹建,夏继昌辅佐。学校建成招生,山东教育厅发布董风宸任该校校长。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1939年2月,日军占领掖县,黄县告急,胶东公学撤离黄城退往山区,途中奉命于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生大部分转到军政学校学习,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疏散回家了。1940年5月,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当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重新恢复。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1945年春,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胶东公学在内的六处中学、十四处县师停办。同年11月26日,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复胶东公学。1946年3月,胶东公学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和师生到烟台市接管原烟台东山中学(即原志孚中学)和烟台师范学校。三校合并后,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1946年8月,在胶东公学师范部的基础上成立了“胶东师范学校”,校址迁到莱东县朱岚村,设有前师和后师。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胶东公学总校奉命撤离烟台市,转移疏散到乳山县草铺村一带,与烟台市转移出的烟台一中、二中组建临时烟台联中。 1948年1月,胶东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疏散,学校停办。1948年10月,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校址在莱阳南大寺街西仙游宫。1950年,因行政区划变更,撤销胶东行政区,设莱阳专区,胶东师范于同年12月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莱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莱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莱阳师范专科学校迁址烟台市,改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归烟台专署领导。1962年10月,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教师进修学校,设5个专业,归省教育厅领导。1963年5月,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名称,归省*教育厅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烟台师专处于瘫痪状态,停止招生。1971年,烟台师专恢复招生。1984年1月,烟台师专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始招本科生。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交通学院(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教学理念/鲁东大学八十年来,学校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吴伯箫、臧克家、何其芳、王哲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八十年之发展,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孕育形成了“求真求善、尚实尚行”的校风、“严谨敬业、立德树人”的教风和“求是致用、成人成才”的学风,这一切融汇成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成为学校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校训 校风 学科建设/鲁东大学院系设置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牡丹园设有鲁东大学文学院、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东大学法学院、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商学院、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鲁东大学交通学院、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农学院、鲁东大学艺术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等22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
硕博设置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法、教、史、农、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中的46个一级学科;有1个博士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共计77个科学学位硕士招生专业;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招生专业(领域);可以在34个二级学科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师资力量/鲁东大学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教鲁东大学授172人、副教授38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5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烟台市“双百计划”特聘专家1名,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4人。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有机化学、应用物理等5个省级教学团队。聘有陆大道、赵尔宓等13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客座教授。 科研学术/鲁东大学科研机构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食用菌技术等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分子设计与材料合成、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生物技术、信息物理融合与智能控制等4个“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环渤海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环渤海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等3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基地等2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成果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自201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4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12项,省部级项目356余项,科研经费达1.1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3项,各类专利授权90余项。 2012年,该校共获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到账科研经费3237万元;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一等奖1项),泰山文艺奖2项,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一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项。 2013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批准经费累计达到了838万元,其中,新上纵向项目批准经费500.95万元,到帐经费398.20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337.05万元;批准经费首次突破800万元,到账经费数首次突破700万元。 全年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截至12月25日,到账科研经费3541.8万元,比去年增长304.8万元。荣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二等奖5项);入选教育部“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著作1部。 学术学术刊物鲁东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有《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校报《鲁东大学报》等。 馆藏资源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藏书212.9万余册、电子图书298万种、中外文期刊1502种[1] 。藏有比较珍贵的大型文献资料:《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万有文库》、《民国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申报》、《晨报》等。 交流合作/鲁东大学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奖学金”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同时也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商务汉语水平考试(BCT)考点院校。该校还是山东省*“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和*“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先后与韩、日、美、俄、澳、加、法等国家的82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现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设立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和“3+2”模式的学生培养项目。现任领导/鲁东大学
知名校友/鲁东大学
学校荣誉/鲁东大学学校2004年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授予“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称号;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5年*中央组织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 2007年被国家语委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2002年第三次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同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 2002年以来,连续五次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等五个部门评为“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 2005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2007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