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孩子们的教科书上,曾经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常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从今以后,月亮归她所有。 可是,说也奇怪,白兔虽然仍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以前的闲适心情却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宝藏。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最后,她终于醒悟过来,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很多时候,让我们痛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内心的放不下。唐朝的孚上座有偈语一首,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忆昔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哀。 未醒悟之时,执着于时光,执着于生死,听着哀泣的号角声常常悲不自胜。而一旦醒悟过来,看破人生喜乐,不再执着追寻,任凭号角吹奏,无论大梅花还是小梅花,又有什么能动我心呢? 颜真卿楷书集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