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关于抑郁症是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22

引文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关于抑郁症是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图片来自第一界心理咨询大会

随着近期某明星的新闻报道,抑郁症再次被我们推上了话题热搜榜。

通过一系列的官方数据我们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抑郁症,确诊人数急剧上升。

越来越多人也开始重视抑郁症,对该疾病的认知也逐渐从偏见到理解,这是一个好现象。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关于抑郁症,我们所看到的仍然是冰山一角。

1抑郁症,是否是中国人得美国病?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先举一个反例。

如果一个中国人,对着老外说“上火”,你觉得这个老外能明白什么是上火吗?他可能会想不通这个“上火”到底是情绪问题还是生理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在冬天,大多数中国人都有喝热水的习惯,尤其是女性。因为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在冬天喝凉水可能是会肚子痛的。

然而这个喝凉水的动作对许多西方人来讲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会说我这样就会产生什么生理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我曾和一些同行聊过一个话题:“现在心身疾病越来越多,是不是中国人得外国病?”

其中一位咨询师回答:“如果把我们中国人的阴阳五行放在外国人身上,那么外国人也会得中国病。

与这几个例子相似的是,在心理学圈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冷笑话。叫做“小明打人”和“小明有攻击性人格”。

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因为我们无法判定到底是因为“小明打人”所以“小明有攻击性人格”;还是因为“小明有攻击性人格”所以“小明打人”?

而这个例子的好笑之处在于,当我们越来越把“小明”和“攻击性人格”这一概念放在同一个框架下时,小明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具有攻击性人格的人。

举这些例子,到底和抑郁症有什么联系呢?

我想表达的是,人们其实都有一种共性,就是:我们会去寻找那些我们想要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当你现在开始相信你自己有病时,你最终就会找到那些符合你自己生病的证据,于是你就真的患上了这个病。

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陷阱。

2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现在逐渐有人开始了解什么是抑郁症,如何诊断。但不得不说的是“抑郁症”其实和诸如“肺炎”之类的疾病其实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抑郁症被我们称作是一场心灵的感冒,但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来看待此类心理疾病时,我们会发现它更多是被我们建构出来并影响我们的。

伊森·沃特斯是位美国人,同时也是名记者,所以他非常了解美国的心理学的诊断体系在向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时是如何改变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人生病的样子。

他写了一本书叫《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关于抑郁症是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书籍:像我们一样疯狂

这本书就披露了厌食症、PTSD、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这四种大众所熟悉的疾病。

在书中,他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人是如何把“抑郁症”营销给全世界的。比如“抑郁症”在日本的流行。

通过一些社会学者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日本的文化里有很强的“忧伤”特征,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悲伤文化。

其实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冲突,或者是一种文化霸权。

因为“寂寞”“孤独”“忧伤”这些词汇,放在东方的语境和文化下,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凄凉之美,或者是一种描述禅定,进入更深层的得到意境,然而这些东西在西方的文化里更多的却是带着一种有病的味道。

据伊森·沃特斯披露,在抑郁症这个概念进入日本之前,许多跨国制药公司的营销团队就对日本的文化进行调研,他们通过结合日本的文化把“抑郁症”包装成日本人可接受的概念,并告知他们:抑郁症并不可耻,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只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就可以痊愈。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在日本,从国际上来看很多国家、地区都有诸如此类的现象。

比如中国香港的厌食症,在媒体还未大势报道时,香港的厌食症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

类似的还有PTSD在斯里兰卡的流行,精神分裂症在桑给巴尔的兴起。

这些疾病的流行,不得不说,背后还有利益的驱动。

还值得披露的是,如果但凡是对这类疾病的诊断有所了解的人会发现,全世界看来医院精神科的评估与诊断运用的都是相同的一套即DSM(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

然而随着DSM的更新,我们会发现从DSM1到现今的DSM5,对很多疾病的评定标准越来越低门槛,这也就意味着随着DSM的更新再版,有越来越多人达到了要吃精神科药物的地步。

而这其中就有抑郁症,从原来的事件发生后需要持续达到6个月的期限,到如今只要出现相关症状表现就可诊断。

然而这样的评定标准,放在诸如像中国的东方文化下事件则会有完全的不同,例如大多数中国人在面对重要亲人离世时会有持续超过半年以上的悲痛期并伴随有相关症状的表现,然而最后会有85%的人可自行痊愈。

3这是一个有病的时代

我们身处在一个喜欢自我炮制各种疾病的时代,比如:知识焦虑,网络成瘾,拖延症,空心病......这些疾病没有被纳入医学权威诊断,然而我们却不断的开发各种测评,评估和干预治疗手段。

最典型的就是:电击治疗网络成瘾。

其实,当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疾病时,反向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认定我们具有某种病时,我们其实早就在心理共筑了一个“正常人”的完美模型。

这个“正常人”不会焦虑,亦不会拖延。

这也让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下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情绪控制”,疯狂寻求“情绪管理”。

这里面,一部分原因还是有社会性质的转变。

用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话来讲,我们身处在一个倦怠社会。而导致倦怠社会的形成不是由于“否定性”而是在于过量的“肯定性”。

一个匮乏的时代,人们专注于吸收和同化,而在过剩的时代,由于过量所导致的疲乏,困倦和窒息感,这些对于我们而言无疑都是一种精神暴力。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关于抑郁症是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书籍:倦怠社会

再回到抑郁症这个话题上来讲,在韩炳哲的描述里,他认为现代社会抑郁症之所以发生,某种意义上是坚信“没有什么不能够”的现代人在遭遇失败后所引发的自我攻击。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在老一代的时候,是根本没有“抑郁症”这个名词的,也根本没有关于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我们都把他们统称为“神经衰弱”。

现代的医学,是把身体、情感和意识分开来看的,所以在精神科医生看来抑郁症就是大脑化学递质的变化。

基于此观点于是制造了大量相关的精神类药物。然而如果你去问一个中医,关于抑郁症他会告诉你的是:你身体的能量不够了。

因为在中医的观点框架下,身与心是一体的,叫形神一体,这里的神包含了心和意。

在中医的框架下,一个人能量不够了,其实就在表明一个人应该开始学习了。

而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向内。通过内观,去了解自己,去了解世界,去了解自己的身心在与世界做何等的交换与对话。

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看看这段时间是不是对自己太过苛刻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亦或是否生活节奏太快而无法顾及自己精神世界的搭建。

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的是对自己宽容一点,改善一下睡眠饮食和运动,或是给自己一些时间读一两本闲书。

这种不断自我觉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调理。

讲到这里,又回归了中西差异的话题。

从别的对话途径看来,一些长年在美国从业的职业咨询师们发现,在美国的文化里,总是喜欢追求一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

这一点从《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就可以看出,他们过分追求强大,喜欢乐观。然而在东方的禅宗看来:有时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弱即是强。

正如拉康所讲的:你所谓的自我强大,实则却是一个幻相。过分追求强大,自然就会觉得弱小。

一定程度上讲,西方的心理咨询更多的还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点从治疗手段上就可以看出,偏爱运用如CBT、DBT等短平快的手段,目的就在于想要快速使人恢复“正常”继而迅速投入到社会生产工作当中。

这一点,倒和我们今天的人渴望“戒掉情绪”如出一辙。

4有些人需要抑郁症

当我们在谈及抑郁症时,普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人人都不愿意得的病。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他的确是需要得这个病。

比如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病叫:更年期综合症。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个词已经大为流行,而今更是习以为常。

在当时凡是处于中年期的妇女大都会出现月经不调,胸闷心烦等症状而跑到医院看病,而医生能告诉的就是:这是更年期综合征。

于是他们得到了一个权威的解释,然后就求得了一份心安。

我们常在谈症状,但从来没说过这些症状就一定是病。如果我们借由抑郁症的症状来看的话,其实背后大都有更为丰富的故事。

我曾遇到过一个家长,她三番五次的希望我帮她看看她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我告诉她的是:没有。

但她总是不死心,反复提及她孩子的每项症状都和抑郁症非常相符。

直到有一天我反问她:“似乎看起来你很希望你的孩子得这个病。”

她有点震惊然后很坦诚的回答:“是啊,如果是抑郁症就确诊啊,该吃药就吃药,免得像现在这样瞎折腾。”

从这个家长的位置来看,抑郁症求的其实是份省心。

借由这个例子看来,其实有时候医院的精神科也是被逼无奈,因为诊断过程毕竟还是偏主观的,然而病人在面对“疑似抑郁症”时总是左右难以接受,大量的人希望被准确确诊,这也使得医生无奈只好判定为“抑郁症”。

所以从这些现实情况来看,当我们说一个人得了抑郁症时更多的则是要看症状背后的动机。

有些人得抑郁症就像是得了一个护身符,而有些人则是在对自己的原生家庭诉诸愤怒从而达到被动攻击的目的。

所以我们常看到的是,大多患有心理疾病的小孩儿,背后常有一地鸡毛的原生家庭和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

亦如海灵格所讲:孩子是家庭里天然的顶梁柱。父母之间的问题,常常通过孩子的各种症状来表现。

借由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抑郁症主要源头有两个,要么是丧失,巨大的丧失;那么就是长期被压抑了的愤怒,未能释放的情绪被压抑后最终只好攻击自己。

关于抑郁症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发掘和理解的角度,本篇文章意在通过我们不常看到的角度去辩证的看待抑郁,关于抑郁我们需要警醒的是,为它发声的人到底是谁,背后又到底站立了何种立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智的看待医生下发的诊断书。


作者:儿童心理大讲堂

注:原创文章,请勿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