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走出丛林yupeng 2019-10-22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吉安,几乎每个人都有关于大街的回忆!

它代表着吉安街市曾经的繁华,

还有老吉安活色生香的市井烟火。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条街是通往水沟前菜市场的主要之路,

每天早上街上人声鼎沸,没有什么汽车摩托车...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上世纪70~80年代,这里曾是吉安市的商业中心,

各种字号的商铺鳞次栉比,商品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条街以前主要以手工业为主,

记忆中有服装厂,伞厂,印刷厂,铁器社,木器社,衡器社。。。。

散发着儿时味道的小店还在,

弹棉花的、打铁的、做秤的、画瓷画的、织渔网的铺子还在。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遇见补锅底的老阿姨,穿着蓝色工作服,

戴着老花眼镜,端坐在铺子前,

在一锤一锤地敲打着钢精锅底。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那个衡器厂还在,那种一斤十六两的秤越来越少了,

只不过门口多了些台秤,电子秤招牌。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而今有很多老手艺正在淡出我们的视线,

其消失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里通往王家桥,

每年涨大水王家桥经常会被淹没。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中山路的瓷器店,

里面卖的大部分是瓶瓶罐罐陶瓷一类物品。

家庭主妇爱在这里淘个瓶瓶罐罐,做个霉豆腐辣椒酱。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以前的三八商场,好像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女同胞,

现在是废品收购站,背景上面'热情待人'几个大字还清晰可见。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门口破旧沙发上,摆放些代售的扫帚。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昔日繁华商铺现在破烂不堪,

几间老式的木房子历经岁月洗礼,已甚是斑驳。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个老旧的店铺虽然摇摇欲坠,

还在卖些瓷板画、以及墓碑等。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剃头店、杂货店、铁匠店,瓷画店等等,

这些从岁月中存留下来的老行当,见证了曾经的繁华。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马路旁枯树上晾晒的鱼干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危房上面零乱搭建像蜘蛛网式的电线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个一米不到的门洞,里面藏有什么神秘呢?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穿过幽暗深处,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展现眼前是一所非常大的宅院。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老宅青砖黛瓦,古朴典雅,

屋檐木制廊柱依然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从正屋东西两侧的砖墙上对联看,

宅子里依旧有人居住着,

当年不知道住的什么达官贵人。

这是后面修建儒林里唯一保存的古老建筑。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仓口,东依后河,南临中山东路,

西与上文山路居委会相邻,

北沿儒林里巷出棉庆楼巷至盐桥头。

因其地片处古仓山之口而名“仓口”。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马路旁晒太阳的老人,见证了仓口兴衰。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吉安的许三多,由于孩子比较多。

他曾经去买血来养家糊口。

记忆中他们家床上住人,

床下还养了头大母猪。改革开放以后,

他们家开起了服装店。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仓口狭窄的巷子,

是我小学三年级学校集体转入位于仁山坪的反帝小学后,

每天上学必经之路。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走进儒林巷,感觉就像另个世界,

不少民居都出现了毁损,

房屋普遍存在屋面渗漏、木结构霉烂变形。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岁月侵蚀的儒林里略显沧桑,

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大宅院的风采。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弯弯曲曲的小路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棉庆楼古朴沧桑的麻石台阶,

受古往今来人们来往步履,磨砺得光滑清亮。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个房子在宝华楼的位置,

飞檐翘角坡屋顶,随时间的流逝,

将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通往盐桥的高大建筑物,旁边是老吉安市公安局,

以前的消放大队就在里面,

记忆中童年时代吉安市板壁房特别多,

经常发生火灾,消防车警报隔三差四响彻在吉安上空。

公安局门口有个急拐弯下坡,有一次因为消防车刹车不及,

一头冲入后河,年轻的战士壮烈牺牲。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位于水沟前十字路口个粉面馆,

里面有油条,包子。。。。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解放路口上的酱菜商店,八十年代初,

有个美女同学在这里上班,

我们经常到这里买豆角酥吃,

每次的秤总是翘得高高的。

正对面是解放商场,里面比较大,有很多日用品。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上文山路大部分贩卖的是木器,

扫帚铁器、陶瓷以及农具、土副产品等。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曾经人山人海成了步行街,

很多小贩推着板车在狭窄的马路旁贩卖衣服,鞋子,布料等。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中山路的老图片,左前方商品房位置,

以前曾经有个大名鼎鼎的烤鸭店,一场大火让它化为灰烬。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曾经吱呀呀的独轮车,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吵杂的吆喝声通通不见了。

整条街商业人气也大不如前,

未来这里成为吉安百姓记忆中的一条历史街。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事隔五年,今年的元宵节,

我和先生来到仓口儒林里特色古街区。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曾经破破烂烂仓口儒林里,

如今建成“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生态街。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建设理念

使得这里保留和再现了传统街景风貌。

02

吉安大街的今生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如今再去吉安大街,

永叔路被渐渐淡出,

“儒林里粉墨登场!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只是看起来有那么点冷清!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标准钟。当年曾立在永叔路的中部,钟声响起,大半个吉安都能听到,

如今随着永叔路的拆迁,搬到新址。

不知吉安人还会不会把它与当年的标准钟联系到一块?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道情,又称渔鼓道情。过去吉安俗称打嘣嘣、瞎子唱曲。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打“灰粒子”。这是几十年前儿童玩耍的一种游戏,

那时没有玩具,凭着几颗小滚球,就能玩出多种花样,

童年的友谊就在这嘻闹之中结成。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上面是一组介绍吉安历史上的著名店铺和富商的雕塑,

当然,为富不仁者不在其列。

在中国传统思想上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读书做官是许多家庭的梦想,这种思想沿续至今。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里未设公共停车场,不知是投资人的忽略还是其他什原因?

大多数光顾这里的人或许只能靠两条腿,

这对“儒林里”今后的发展不免给人带来一丝担忧。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但愿“儒林里”能沿续老吉安永叔路聚商的能力,做出商业新亮点!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对吉安大街来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它见证了无数个店铺从落地生根到风靡一时再到黯然关门,

这一次它是自己兴衰荣辱的见证者。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我们不知道将来是否有一天这条街会重回巅峰,但我们能知道的是曾经的许多个日夜里,它给吉安人留下了无数难忘的记忆。

这些记忆,远不是一句“吉安大街落寞了”可以道尽的。

吉安“大街”40年,从辉煌到落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