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想产生大神奇,行动和思想的距离就是我们在践行的路程。自从学用《道德经》后,我在想人的思维的广度是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之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我同样遇到了许多的事情。那时的解决方法都是在平面上解决,所以每次解决的办法不多,也局限于诸多思想上的障碍,也就是每天在忙于应对跳出来的事,且效率和效果也很一般。特别是作为一家生产型的企业,业务和生产遇到品质和交期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公司利益为重,公司利益第一位,这样的状况不但没有把客户服务好,也让团队在“自私”的氛围中成长,所以业务发展和进步的空间就大打折扣。 自从老师讲了看问题的立体多维,大思想大格局会让我们在付出中成长和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今年在做外贸的过程中,由于生产上的一些品质问题,得到了转口柬埔寨的服装厂的投诉,业务员得知了之后也在找一些客观原因努力应对和解释,我就告诉了业务部的须主管,我们必须以客人的角色来看待我们这个面料供应商,换位思考,我们合格吗?我们急客人所急做到了客人所期和所要求的了吗?如果我是客人怎么办? 当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看待分析了后,我们便有了解决问题的智慧了。我和须主管主动到柬埔寨服装厂及时沟通和协商,当客人看到了专程从国内赶过去商讨解决问题时,心里是认可和开心的,也就趁机和客人建立了友谊。也就越做越多,越配合越顺利了。感到每一次主动拜访客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许多时候我们都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连静心思考观察的耐心都没有,当我及同仁跳开原有的思想时,都很容易发现事物的美好。舍弃小我,植入大我的思维,我们就在成长的道路上了。 作者:刘楚雄(作者授权代发) |
|
来自: 道德经学用 >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