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风情(9)由故乡“三月三“的回忆说开去(3)

 雪岸飞鸿 2019-10-22

由故乡“三月三“的回忆说开去

—“三月三“寒食节的隐退

雪岸

说到“三月三”,不能不说说与之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并存的清明节和寒食节。在中国历史上的岁时节俗中,农历三月初三前后的那段时间,已有记载的就有三个节日。一是清明节,二是寒食节,三是上已节(“三月三”)。但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有名的寒食节已经不存了,上已节也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笔者的故乡安陆也是如此。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之中的(中南卷),其中【德安府志】(二十卷清光绪十四年刻本)之【岁时民俗】篇347页叙述到三月三日后,接着云:“清明日,采柳枝供神堂前,或插于户,妇孺或簪鬓上。家家拜扫祖坟。”其中的【安陆县志】(四十卷、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岁时民俗】篇叙述到三月三日后,接着云:“清明日,采柳枝供家神,亦或插于鬓。俱醮先茔,盈月方止。”【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两处均将三月三与清明并列记述,而且都没有关于寒食节的记述,可见历史上安陆的三月三是一个比寒食延续时间还要长的十分重要的节日。

【安陆县志】(1993年2月出版)在【节令习俗】中除了记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外,只记载了清明节“清明节,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日早上折柳枝插于大门两边,并举行扫墓活动。新中国成立前,有的大姓于是日做清明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民间祭扫家坟照常进行,但无全族的祭扫活动。机关、学校祭扫烈士墓,或行踏青远足活动。其中既无“寒食节”,也无“三月三”。【安陆市志】(1979-2000)在民俗篇【岁时节俗】中,除了记载春节、过月半、端午节、七夕、中元节、 中秋节、重阳节、过小年、除夕外,只记载了“清明节”“清明节前后,城乡居民均要在先人的坟上添盖新土,在坟前摆供品,燃鞭化纸。在外地居住的安陆人,也多在此节回家乡上坟。机关、团体、学校组织人们到烈士墓凭吊。”当然本书记载新增加的重要节日:如元旦、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护士节、儿童节、中国共产党建党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以及1990年代后外来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一些较有影响的节日。

以上资料说明,寒食节,早在清朝前期就退出了岁时节俗。三月三,退出的时间则较晚一些。但是,“三月三”虽然退出了史书记载,隐藏于清明节,但其部分风俗却在该日仍然在群众中流传和沿袭。

那么,寒食节、清明节、上已节(即“三月三”)三者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先说说寒食节。在中国历史上,寒食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据史籍记载: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食不裹腹,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便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仕。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日“寒食禁火”,即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由于当时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人们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便将“寒食禁火”时间缩短为3天。从晋国开始,“寒食禁火”又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其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为此写过大量的有名诗文。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一诗中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是在农历冬至后105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但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即拔河)、斗鸡等风俗。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由此,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清明节了。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同时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淮南子》中就有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于是,便正式有了清明节。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那时,清明还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浸种下苗,扶犁叱牛,耕田整地,正如民间所说的:“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催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清明节并非自古就是国人祭扫祖坟、悼念先人的日子。清明作为节日,在两汉还并不明显,到隋唐略为成型,但尚未涉及扫墓。唐·杜甫《清明诗》云:“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此诗描写的是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热闹场景。至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是看不到祭扫追悼的含义。唐·白居易《清明夜》云:“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此诗健康明朗,充满春天的温暖和明媚,如诗如画,满纸喜气。

应该说清明节祭祖的原因,则是与此前一、二天的寒食节有关。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历来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有的大臣即使离故乡千里,也要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之节。由于清明节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唐·韦应物在《寒食》诗就将清明寒食并提。其诗云:“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唐·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一诗中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当时的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真正有祖宗崇拜的清明节,始于宋朝。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祭扫、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由于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它不仅吞并了寒食节,也逐步融合了其后的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的来源,在本篇上文中已经写到,不再重述。但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它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宋书礼志二》引用《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诗经·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溱水洧水长又长,手持春兰沿河逛。女孩说去看看吧?男孩说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那里热闹又宽敞。两人结伴一起逛,打打闹闹喜洋洋。他赠给她芍药花,发誓从此莫相忘。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悠悠真清亮。男女结伴岸边游,来来往往闹嚷嚷。女孩说去看看吧?男孩说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那里热闹又宽敞。两人结伴一起逛,打打闹闹喜洋洋。他赠给她芍药花,两情要比河水长。《溱洧》描写的是三月三日(即民间的上巳节)溱洧河畔男女青年结伴春游、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应该说这才是古已有之的真正的情人节。至于把七夕当成中国的情人节,则是以后的事了。

据有的资料介绍,始于唐末宋初的清明祭祖,人们在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观赏烂漫春花、青青原野,也算作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把原来上已节的内容归纳其中。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则同时记叙了寒食、清明和上已三个节日,说明那时这三个节日已有某种程度的融合。其诗云:“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也涵盖了寒食、清明及上已三个节日时段。其诗云:“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到了宋朝,上已节开始式微。诗人们便将清明与上已并提了。北宋·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词云:“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与清明节先冷清后热闹、最后登上大雅之堂的际遇正好相反的是,上巳节是先热闹后冷清、最后退出历史舞台。上已节,早在汉朝时就已十分繁荣,至唐朝已达到鼎盛。至宋代开始衰落,走上了下坡路。此时,清明节已“合并”了早它一、二天的寒食节。上坟,原本就是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原本的清明节本身无此内涵,因其在时间上正处于寒食节和上巳节之间,它便“左右开弓”,左将把寒食、右将上巳等两节的习俗活动揽进自己的“筐”里,从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成了一家之节。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此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其诗云:“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从此,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的“三月三”——上已节,从宋元时代走向衰落,与寒食一起走上了与清明合并混同之路。清明节除首先吞并寒食节外,同时吸收了上巳节的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的精华。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从对清明、寒食节日的官方规定的假期的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那时,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如今不成文的约定是前三天、后三天)。唐朝时有些地方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之事,唐玄宗便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清明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宋代的寒食、清明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这就是结论。当然在一些地区,“三月三”这个节日由于流传时间甚长,至今尚有余韵可寻。笔者儿时故乡“三月三”的那些趣事,应该就是它的余韵,也就是它的部分风俗的遗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