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因为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恬淡闲适 2019-10-22

许多人都觉得红楼梦很枯燥,故事有些杂乱,涉猎的领域太多,又在大段大段的诗词歌赋,有些读者觉得,红楼梦读起来感觉没有那么脍炙人口,不如有些故事性强的书,也有些读者觉得红楼梦语言很平淡,没有那么煽情。小编最初也有同感,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再来看红楼梦,才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伟大了,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觉,都会看出不同的东西,都会对这本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鲁迅曾经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如下的文字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有着深刻的洞察力,有着犀利的笔锋。他这段话,可以说对红楼梦的解读入木三分,非常精准的。

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同,因为自身所接触到的东西不一样,因为自身的经历不同,就能在红楼梦中看到不同的事情来。这说明,红楼梦的作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他在诸多的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只有这样,才能让后世这些有一技专长的人,在红楼梦这本中看到他们擅长的领域。而每一位专业人士,用专业的眼光,不仅找不到红楼梦在这一领域中有什么问题,而且,还能从中得到启发,受益匪浅。大家说,这红楼梦的作者该是怎样一个神通广大的人?中国五千年文明,牛人、狠人、特立独行的人也多得很,但都是学有所长,能做到红楼梦作者这般博采众长,涉猎各个领域的人,还是不多见的。

红楼梦这本书,虽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却在今天还能养活众多的红学家,就更不用说象小编这样数以万计的红楼梦爱好者了。大家各执一词,各有侧重,各有见解,拿着放大镜不断的、不厌其烦的、一次一次的审视红楼梦,却没有发现这本书有什么让人觉得不妥当的地方,相反,却是越看越觉得这本书深不可测,越看越佩服红楼梦作者厉害得很。大家说,这世上可还有一部书,能经得起几百年,几代人,如此细致入微的阅读和解说吗?

因此,说红楼梦这本书【前无古人】一点也不夸张。

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是“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含窗”苦读,才学出来的,可以说,他们就只学一样东西,就是中国的语言文化,因此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掌握,早已经炉火纯青了。不象我们今天,又要学习数理化,又要学习外语,没有那么纯粹的时间和心情来打磨中国的语言文化,自然是再没有人能写得出来红楼梦这样的小说了。而且,我们今天,受这样那样的西方文化影响较多,受这种那种的文学束缚也太多了,很难自由的发挥,写出独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东西来。

因此,说红楼梦这本书【后无来者】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我们古代的文人,他们好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本小说,而是为了当官,走仕途。因为绝大多数写小说的人,都是仕途不顺利,或是其他的什么不得志的原因才去写小说,既不为名,也不为利。纯粹是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只有红楼梦这样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才会有一批不愿意仕清的成功文人,在官场上活得潇洒自如的人,去写小说。正因为他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才能深谙为官之道,才能写得入木三分,不流于表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