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帝国为何要不断扩张?从明朝的35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1300万版图

 剧透历史 2019-10-22

      不得不说,满清的领土扩张能力,在几个大一统王朝中,算是比较厉害的!估计元朝要是排第一,那第二的位置就应当是非清朝莫属了。

俗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西周建立分封建国的制度以来,起初的疆土只是以200多个诸侯小国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帝国。

到了秦始皇时,统一的趋势最终水到渠成,秦帝国不仅才统一了六国版图,并且还在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方面设定规范标准,形成了一个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核心的中国雏形。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人出于决战匈奴的军事考虑,又把目光投向了匈奴人占据的黄河河套、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后来随着汉匈战场的不断延伸,才又把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带纳入了中原汉人的视野。

两汉的西域护府、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便是在汉武帝开拓西域的基础上而来。至元朝时,更是将青藏高原、漠北草原都纳入进版图,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广阔的疆域。

明朝时期,整个国家奉行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城”政策祖训,沿着嘉峪关、山西大同、北京八达岭、辽东山海关一线大兴土木,大致沿着秦长城的轨迹,修筑起了厚砖堆砌的明长城。

宏伟的防御工事,却隐含着明帝国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心思。

有明一代,虽然通过徐达、蓝玉、朱棣的不断征伐,将大元打成了北元,又将北元打成了松散分裂的各蒙古部落,但却始终未能终结蒙古骑兵对明帝国的边境威胁。

至于西部天山南北、塔里木盆地这块,到了明朝中期,更是直接放弃了朱元璋手里设置的哈密六卫。

由此,明朝的领土也由最强盛时的1000来万平方公里,大幅缩水到了汉地十八省的350万平方公里领土。

到了八旗军入关时,满清自带大兴安岭女真故地,以及在皇太极手中降服的漠北、漠南蒙古各部落,随后在吞并明朝全部版图的基础上,国势逐步上升。康、雍、乾三代,清帝国又彻底打败雄踞西北的准格尔汗国和天山南北地区的大小和卓,版图空前扩张,创造出了一个疆域仅次于蒙元的大帝国。

然而,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并未将庞大的版图守护到最后。

自鸦片战争开始,屡战屡败的清政府不断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不算,还要到处割地给列强,其中又以在沙俄侵略者那里丢失的领土最多。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让中国失去了包括库页岛在内外兴安岭的广大领土,西北一线也丢失了唐努乌梁海地区。清朝强盛时期的1400来万平方公里国土,基本收缩到了1000万平方公里以内。

清朝国土的剧变,其实仍旧是每一个朝代国势强弱的更迭,国家强盛时开疆拓土,等到帝国控制力下降,就又渐渐失去对边远地区的有效统治,如同海水潮涨潮落一般。

因为有历代领土的奠基,清朝才能够恢复历代巅峰时期的版图。同样由于晚清领土的变化,后代也只能以清朝曾经的领土为志,并尽可能地保持最广。

总而言之,我国现在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能只归功于清朝,而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积累下来的结果。清朝有开疆拓土功劳,但是也掩盖不了它在后期割地赔款的软弱无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