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茅根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祛风散寒,还能起到除湿通络的作用。那么菅茅根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解表药中关于菅茅根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菅茅根 出处 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 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 英文名 rhizome of Villose Themeda. 别名 菅根、地筋、土筋、蚂蚱草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giganteaHaok. Var.villosa (Poir.) 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菅,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m,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具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m;总状花序长17-25mm,佛焰苞长2-3.8cm,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10-15mm,无毛;两性小穗2-3个,长8-9mm,无芒或有长达6mm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2颖与第1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肺;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水肿;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 ②治风湿麻木:蚂炸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 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解表药中关于菅茅根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菅茅根治疗风寒感冒;风湿麻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 (2014-12-26 来源: 民福康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