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1022日记

 tourismer 2019-10-22

今天去图书馆了,因为之前借的书明天就到期了,趁着还书今天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很好,虽然不是暑假,我8:40到的时候依然排了很长的队伍。在乘车往返图书馆的路上完成扇贝阅读和扇贝单词打卡,还学习了一节英语学术阅读课程。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也比较专注,除了听了一首歌没有刷手机,一直在看书。考博不是像大学和考研主要考基础知识,那时候努力背诵重要知识点就行了,感觉考博主要是运用知识、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和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问题的理解能力,在没有参考书和考试大纲的情况下必须得看大量的书,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后期再多关注学术前沿。

我们的市图书馆建设的挺好的,藏书量非常丰富,借阅图书也较方便。当然也有一些不便的地方,比如,位置较偏,我坐公车差不多40-50分钟;旅游类书籍太少;营业时间不够久,晚上6点就关门了。国家现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延长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的营业时间了,增加夜游去处,丰富夜生活。不过,延长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场馆的营业时间涉及到多方利益,增加管理难度,等到普遍实行这一政策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晚上回到家准备看书感觉有些疲惫,我今天只不过是乘公交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就感觉有点累,那那些辛苦奔波的上班族应该会更累,也难怪很多人上班后都不再学习,结束一天工作后已经很累了,回家后只想躺着玩手机或看剧,哪里还愿意动脑思考?那些一边上班一边考博的真是太厉害了,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若不是靠着强大的毅力和改变现状的渴望是难以实现的。我现在处于复习备考的最好时间,精力体力充沛,很少的家庭和经济压力,我必须抓住机会一举中第,可能以后很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感觉现在真是人情淡薄,人与人之间一点都不热情、真诚了。晚上给师兄发消息咨询他去年考博的事,未回;上周给一位考上博的陌生老乡发消息咨询考博,未回;以前给本地一所211院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发消息,未回。最近联系博导也都比较淡漠,即使我非常客气和礼貌。自从读大学以来竟然没有遇见一位热心指导、倾情相助的老师或朋友,能够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是少之又少。大家好像都很忙,不喜欢被人打扰,能维持表面和谐就行,不愿意付出真心,当然也难以收获真心。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社交软件好友数百,真正可以交心的好友寥寥无几,随着大家工作和住址的变换,能够将心比心、相互理解的朋友更少,慢慢地我们联系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以至于后来习惯了也不觉得孤独,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无人相助时才感觉内心凄凉。

我能够理解大家的淡漠,本来就不熟,咨询的又是比较难的问题,或者他们自身摸索出的经验不愿免费告知。可是,许多人都这样不免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哪里去了?尤其是我一位师兄今晚没回我消息才让我产生这种感觉,当初他找我帮忙,我毫不犹豫把自己积攒的2000多的车票都寄给他让他报销了,今天我咨询他一个问题竟不回我,明明显示手机在线会是没有看到消息吗?况且现在大家手机不离手,可能会没看到消息吗?平常学习和生活中不管是认识或素未谋面的找我帮忙我都会尽力帮忙,可我想请教别人的时候却屡屡碰壁,着实让人费解。偏偏我还是个敏感不愿意麻烦别人害怕拒绝的人,若不是到万不得已自己解决不了我是不会问别人的,结果却是这结果,我的自尊心啊

要什么自尊心?现在这社会就得脸皮厚点,你腼腆,你好说话,别人是不会在乎你的,首先忽略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在工作和求学中切不可有太强的自尊心,在你一文不值的时候要那么强的自尊心干嘛?受不了别人一句重话和冷落怎么能行?不耻下问才是正解,无论是学习还是打听消息都要竭尽全力,别人联系导师几乎给全国导师都发过邮件,别人受到过几十封拒稿信都没说啥,你这才联系几个就觉得难受了?太玻璃心了吧!

切记,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及搜集信息能力都是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哪一个方面都要竭尽全力,而不只是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