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的方式随着语言的发生及其在心理活动中作用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理解学习、操作尝试学习等。幼儿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一、观察模仿学习 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 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与模仿相联系。 幼儿的模仿学习比婴儿要多得多。 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一些表面的现象,4岁前的幼儿,别人做什么,他也要做什么。 4岁以后幼儿的模仿,开始逐渐内化幼儿的模仿学习,大量用于行为与态度方面。幼儿常常在无意中学,特别是不自觉地模仿亲人和教师的举止行为,在这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明显。 二、语言理解学习 语言理解的学习,用于在成人讲解和指导下对行为与态度的学习。 与婴儿相比,幼儿大量使用语言理解的学习方式,包括倾听、提问、对话等。 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学习更多依赖从感性入手的方式,而不是从理性入手的方式;从归纳入手,而不是从演绎入手的学习方式。 成人苦口婆心的讲解,幼儿常常听不进去。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过多使用抽象说教的方式,或是从某一件事做演绎推论的方式。 倾听学习是指儿童通过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感知而进行的学习。 倾听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理解学习。 通过倾听可以辦别语音,学习语言,进行言语活动,发展儿童的空间方位和距离知觉。倾听学习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尤其是在听故事的时候,应养成儿童注意倾听的习惯。 三、操作尝试学习 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尽管2岁后幼儿的言语在不断发展,但操作活动,特别是实物操作活动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其重要性一点也没有减弱。 操作学习方式可分为以下4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1.手把手的操作。 在学习一些运动技能时,需要这种方式。如握笔的姿势,拿球拍的姿势等,均需要成人对幼儿手把手地教学。单纯观察或语言讲解,不能使幼儿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把握动作。 2.尝试错误的操作。 幼儿在摆弄物体时,有时会自发地尝试错误性质的操作。经过尝试错误,可能出现“顿悟”,获得某种学习成果。例如,一个幼儿在玩沙子,他把沙子装到漏斗里,一边装,一边漏。他用手指塞到漏斗的底部,把沙子堵住。漏斗里的沙子满了以后,他把漏斗放到一个瓶子上面,想让沙子漏到瓶子里。可是,他的动作慢,沙子漏得快,沙子总是漏到瓶子外面。幼儿尽量加快动作速度,还是赶不上。突然,幼儿“开窍”了。他把漏斗直接放在瓶子上面,然后再装沙子,沙子很快就装满了瓶子。 3.模仿示范的操作。 跟着示范者的动作一步一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 4.反复练习的操作。 幼儿在反复练习中,动作变得熟练。多次重复的动作会养成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