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ucanumab绝处逢生:首个单B细胞测序来源抗体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10-23

2019年10月22日,百健与日本卫材宣布,经与FDA协商,计划于2020年初向FDA提交Aducanumab治疗AD的上市申请。如果获批,Aducanumab将成为首个逆转疾病进展的AD药物。从技术角度看,Aducanumab也将成为首个单B细胞测序来源的抗体药物。

————

受此消息影响,百健股价盘后大涨接近40%,今日开盘价309元。此前的2019年3月,百健与卫材就Aducanumab两项三期临床ENGAGE与EMERGE进行分析后认为,Aducanumab对于AD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改善作用,股价应声下跌27%至220美元。此次利好消息一出,Biogen股价重新站回高点,可谓绝处逢生。

临床数据翻盘

根据百健的介绍,2019年3月分析的数据集更小、高剂量组暴露时间更加有限,因而分析结果是不正确的。此次新的分析结果是基于更大的数据集,尤其是高剂量组。

ENGEGE、EMERGE从2015年启动,2018年底为此前无效分析的截止时间。百健决定停止临床试验后,更多的数据成为可能,随之进行了更完整的分析,从而发现了不同的结论。

无效分析数据集与完整分析的数据集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新的分析,EMERGE研究中,高剂量组的主要终点CDR-SB、次要终点MMSE、ADAS-Cog等均达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ENGAGE研究中,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百健认为与EMERGE研究中高剂量组患者更多有关。但对于两个三期临床研究的差异结果,仍不清楚是为什么。

淀粉样蛋白PET结果显示,Aducanumab具有明显的清除淀粉样蛋白的效果。

单B细胞测序:天然全人源抗体

目前上市的全人源抗体已经有30个之多,其中21个来自转基因小鼠、9个来自噬菌体展示库。单B细胞测序作为天然来源的全人源抗体,被认为是降低免疫原性的有效办法。Aducanumab最早由瑞士生物技术公司Neurimmune开发,即来自健康老年人和认知功能下降异常缓慢的AD患者的B细胞。如果获批上市,Aducanumab将成为首个单B细胞测序来源的抗体药物。国内泰诺麦博等药企也积极开发单B细胞测序技术和筛选平台,用于开发抗体药物。

从作用机制看,Aducanumab靶向Aβ,是AD最经典的理论之一。特殊之处在于,Aducanumab仅作用于寡聚体Aβ,不结合单体Aβ,而前者被认为是AD中有害的成分。以下为Aducanumab的氨基酸序列。

总结

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症年度报告,全球有5000万AD患者。预计到2030年,患者数将增加至8200万,2050年增至1.52亿。另一面则是药企前仆后继,至今仍无一款药物可以逆转AD疾病进程。面对巨大的临床需求,尽管Aducanumab的两项三期临床研究结论不一致,但其安全性以及明确的作用机制(Aβ与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小编预计FDA大概率会批准其上市申请。

参考资料
  • Aducanumab update presentation,Biogen(2019);

  • The antibody aducanumab reduces Aβ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Nature(2016);

  • High performance plasma amyloid-β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Nature(2016).

编辑/魏照寰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