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低谷时,看看苏轼怎么笑对生活

 qiangk4kzk8us4 2019-10-23

      毫无疑问,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词自开豪放一派,作品留下三千多首,且经典颇多。

      国家不幸诗家幸。苏轼能够留下这么多传世佳作,除了他本人的艺术才华外,他坎坷的仕途经历,也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之不幸确实是诗家之幸。但是国家不幸,试想,个人的命运会摆脱国家的影响吗?即使国家不幸,自己的小家依然安然无恙,作为一个有爱国情怀的诗人,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国之忠臣,面对国家不幸,他会视若无睹,内心毫无波澜吗?显然苏轼不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不幸诗家更不幸。

      纵观苏轼的仕途之路,总是在被贬或流放的途中。更让常人难以接受的是,他的小儿子在苏轼贬谪途中意外夭折。政治上遭受打压陷害,生活困顿,丧子之痛,这一系列变故摧残着苏轼的内心,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悲愤?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都在儒释道三者间徘徊,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用道家的思想来宽慰自己,寻求解脱。这也是他性格旷达乐观的内心支持。

      被贬密州知州时,尽管不在朝廷,但他却一直关注国家命运,一心想着报效朝廷。“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密州出猎时,跟随的人很多,场面宏伟壮观,所以苏轼为了报答大家跟随围观的厚爱,“亲射虎”,亲自打猎给大家观看,自比当年的孙郎。

      打猎的壮观场面不禁让苏轼想到了战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尽管鬓微霜,那又何妨?老当益壮,苏轼还是渴望能够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在不被朝廷容纳贬到密州知州,苏轼没有自怨自艾,没有牢骚肠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依然惦念国家,思虑报国,这份开阔的心胸委实难得。

      真正把苏轼的乐观心态表现到极致的一首词,当属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经历磨难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暗无天日,没有尽头,没有希望。但是,当你咬牙熬过去以后再回头看看,你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风轻云淡,当初的磨难反而成为了激励你奋进的宝贵财富。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情”,所谓的风雨,不过是你当时黯淡的心态;所谓晴,同样如此。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他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可以说,无论苏轼身处何种境地,总能把日子过得苦中有乐。他不但可以做到既来之则安之,随遇而安,而且还能积极地改变现状,扭转乾坤。这就是苏轼,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把苦日子努力过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你身处人生低谷的时候,想想苏轼,他会激励你继续前行;当你人生得意的时候,也想想苏轼,他会告诉你学会宠辱不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