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语文报》“名家评点”专栏评点学生作文(附评点、原文和报纸版面)

 红罗窗纪广洋 2019-10-23


一、纪广洋评点:

一份努力,一份香甜

纪广洋

  一篇学生习作,如果能够在观察事物、体味生活、感悟人生方都有所涉猎与描摹,很是难能可贵。李孰醒同学的《充满淳香的日子》这篇作文就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文章开篇的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通过她对窗外、楼下的“发现”,以及“走下楼”、“走向前”的看究竟、问情况,体现了她能够从观察现实社会、发现新鲜事物入手,取材写作的良好势头。尤其是这种“因人而异”的人物肖像描摹更值得称道: “仔细端详那位老人,他并不慈祥,看人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这种观察细致,表达到位的眼力和笔力,寓示着小作者的文学潜力和才情。

  从第五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从“瓜子虽然给人一种口干舌燥的感觉,但在这时,我却捕捉到一股特殊的气味,绵长、悠远,似乎总是缠绕在身边,挥之不去”,到“一身土黄色的衣服,脸上荡着笑意,头发梳得光滑整齐。她哑着嗓子”,再到“剥开棕黑色的皮,一颗饱满的瓜子仁露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嚼了嚼,满口的余香”,通过她一系列颇具文采的描述、描摹和刻画,展现了她初露锋芒、得心应手的,在捕材捉料、察言观色、叙事状物、体味生活诸方面的心绪、情致和情商。给人一种恰当贴切、微妙深邃的阅读感觉和感应。

  最后三个自然段,小作者笔锋一转,由“向着太阳的”向日葵联想到同是生长在太阳下而遭受风吹日晒的人们。并感叹“人们满意的食品”其实是“葵花的心血”。这种承传启合、顺理成章的人生感悟,令人读后不免闭目沉思,人非草木却万物同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生物,其各自的生命历程所隐含的物理哲理都大体相像。一如小作者感悟的这样:“人们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磨难让自己成熟,再走向成功,是不容易的……再次拿起一粒瓜子,细细品尝,我,又尝到了不同的味道,那凝聚了一生努力的香甜。”紧接的下文,出乎意料地令人叹服:“远离了一切杂乱。我与两位老人相视一笑。”这恰到好处的会心一笑,正是写作行文的妙不可言之处。

  这是李孰醒同学值得称赞和发扬的几个方面。

  无疑,这位同学观察事物、体味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都是比较敏感和敏锐的;她描摹事物、捕捉细节、再现情景的笔触也值得赞赏。只是,她在语言把握上似乎还有些欠火候,个别字段让人读来有夹生的感觉。例如文章的第一段:“这世界上有千万种香气:花香、饭香……这也许是最不起眼的,可我却独爱的,淳朴的香。”稍作删节改动,感觉就会不一样:“这世界上有千万种香气:花香、饭香……可我却独爱淳朴的香。”

  这是李孰醒同学需要留心和改进的地方。

二、学生作文:

充满淳香的日子

李孰醒

     这世界上有千万种香气:花香、饭香……这也许是最不起眼的,可我却独爱的,淳朴的香。

     像往常一样,我做着作业,靠着窗户,有些心不在焉。朝楼下望去,目光不知不觉就落在那间已空了许久的店面。奇怪的是,那里似乎已经有了一家新的店,有两位老人在那里忙前忙后,我走下楼,想去看个究竟。

     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家炒货铺,确切地说,是一家瓜子铺。我走向前,问正在炒瓜子的那位老爷爷:“你们这里只卖瓜子吗?”

  仔细端详那位老人,他并不慈祥,看人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六十岁左右,精神很好。

   “是啊,瓜子的香气难道不是很好闻吗?”老人抬头。

  确实,瓜子虽然给人一种口干舌燥的感觉,但在这时,我却捕捉到一股特殊的气味,绵长、悠远,似乎总是缠绕在身边,挥之不去。

  原始又独特的香气。

  这时,从里屋踱出一位妇人,大概与那位炒瓜子的老人是夫妻,一身土黄色的衣服,脸上荡着笑意,头发梳得光滑整齐。她哑着嗓子:“小姑娘,你喜欢这种香气,对吗?来,尝一尝瓜子吧!”

     剥开棕黑色的皮,一颗饱满的瓜子仁露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嚼了嚼,满口的余香。

  “瓜子是从葵花中采集来的,经过多次加工才能变得可口香甜。”那位炒瓜子的老爷爷放下大铲子,忽然说道:“葵花是向着太阳的。”

  我站在那儿,若有所思,是啊,葵花用顽强的生命孕育出属于饱满的果实,又多次辗转成为让人们满意的食品。这酿成的是葵花的心血。人们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磨难让自己成熟,再走向成功,是不容易的。

   再次拿起一粒瓜子,细细品尝,我,又尝到了不同的味道,那凝聚了一生努力的香甜。远离了一切杂乱。我与两位老人相视一笑。

   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依然每天可以闻到楼下的瓜子香气。那两位只卖瓜子的老人,是想用一生的经验,告诉人们一些道理吧。我对自己说,我必须像一朵向日葵,蓬勃。对了,还要珍惜这充满淳香的日子。(作者系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朱勇)

=======

名家简介:

  纪广洋,绝句小说文体创始人,牛津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约作家,《读者》《意林》签约作家,《提前读写报》等报刊“本刊简介”举名作家。《青年文学》《山东文学》《微型小说月报》《星星》栏目主持。二十篇作品入编牛津版《中国语文》、北理大版《大学语文》、高教版《语文》、暨大版《中文》(国务院侨办委编的海外华文教材)、北师大版《现代汉语》、教育版《新编学校德育百科全书》、吉教版《中国成语大辞典》、人文版《中国校园文学描写辞典》、川教版《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中编版《中国图书年鉴》、台文馆《台湾文学年鉴》、济南版《济南图书馆志》等教科书、辞书和志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