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娘的孩子为什么不一样?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孩子是分层的。

 德高望重jn423t 2019-10-23

因为某种机缘,老同学们简单地聚会了一下。

席间,某同学郁闷至极,倾诉起了他的苦恼:老二初中还没毕业,无论如何不肯上学了。现在打工去了。

“为了他,我真没少费力气!瞧,我头发都快掉完了!”某同学拍拍秃光光的脑壳,悲愤地说,“我给他转了无数次学,给他找最好的班和老师,给他谈了无数次话……”

一位幼儿园园长同学说:“你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你要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有有问题的家长!”

一众同学纷纷点头,表示所言甚是。

我问某同学:“你家老大如何?”

某同学立刻像注射了鸡血,一脸激动:“我老大可争气了,985大学,研究生毕业,打算读博了!这个小的,既不学习,还特别他妈的不懂事,逆反得很!”

“你对待俩孩子,不一样吗?”

“都是亲生的,怎么能不一样!”某同学说。

“同样的家庭教育,同样的家庭环境,为什么俩孩子差距这么大呢?”我问。

包括幼儿园园长,都解释不出原因了。

“那么,原因就是,人生来就是分层的!”我说。

有一个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句话,类同于幼儿园园长的话。它们的共同点是:似是而非,想当然。

人生来就是分层的,这是我作为一名二十多年高中教龄的教师总结出来的。

二十多年来,从我手里拨过的学生,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了。我带过实验班,也带过普通班,更是多年带特长班(我们学校特长班是远低于文化生分数线招来的)。

这些孩子里,有的孩子学习很轻松,一点就透,毫不吃力。他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因为这里充满了乐趣。他们思维开阔活跃,非常灵敏。而且,在做人这方面,也往往无师自通,自觉具备道德水准,不需要家长和老师喋喋不休的教导。

相反,特长生,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学习态度好,但能力低下。比如,没有空间概念的孩子,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立方体后面的虚线。面对一张地图,他们也总是无所适从,不知道东西南北的方位。想象力不丰富,感受力不强的孩子,无法理解古诗中的意境,体会不到其言有尽意无穷的那种“意”。他们学习起来,倍感吃力,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疼炸脑袋的事情。第二种,是学习态度不好,习惯不好的孩子。比如,他们坐不了十分钟就心焦肚乱,东张西望。比如他们自律性非常差,无法控制自己对于学习之外的事物的强烈希求,打游戏,玩手机……他们也有美好的梦想,也希望未来辉煌灿烂,但是,他们“臣妾做不到啊!”“我太难了!”而后一类孩子,还往往在做人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自私,缺乏公德,不尊敬师长,以自我为中心,偏执,冲动,叛逆……他们做事情的出发点和站位,往往远低于普通孩子。他们无法关照社会和他人,没有责任这一概念。并且,这类孩子,在接受做人的道理这方面,表现得像一个没有空间概念的人无法理解立体图形一样,不能理解你们说的道理是怎么回事!因此,他们往往成为品学都很差的孩子!人见人恨,花见花死。回家家长崩溃,返校老师头疼!

孩子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何在?

当然,不排除家庭教育的因素。也不排除学校教育的因素。一个人成长路上,遭遇的因素实在太多。我们不能绝对化地说,就是因为这个或者就是因为那个。但是,你必须得承认,孩子自身先天的因素,更重要。

就像一粒种子,他后天生长的环境 很重要,可他先天的质量也很重要。一粒豌豆,你再施肥浇水,它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如果人人都能通过后天教育培养成理想的样子,那么中国就只剩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

所以,你必须得接受这个现实:孩子可能就是低层次中的那个。

接受这个现实,不是要你放弃他,放任自流之。接受这个现实,恰恰是你能正确教育他的前提。你接受他不是参天大树的料,他只是一粒豌豆,你就用种豌豆的方法来培育他,而不是把他逼得既没长成大树,也折断了豌豆的胚芽。

不是孩子应该如你所愿,成为什么,而是他本来是什么,你有没有按他的本性来期待。

很多父母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尽力培育孩子,而是因为不肯接受这个现实,没有认清孩子的本来面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