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对长知识——茶道“黑话“

 厚德载物乾 2019-10-23
1
□茶性
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是表述茶的口感的重要内容!
2
□茶质
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常见于品茶人对茶最初的评价!
3
□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茶的香气是品茶人对茶的第一印象,对茶最初的总结.
4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好茶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令人大呼美妙!

6
□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由唾液不断的涌出。唾液中含有多种有助益身体成份,尤其在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功能,有著很大的作用。
7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的茶汤入口后,口腔里产生的收紧感。大多用于红茶滋味的评定。
8
□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通过品茶之人对茶水性的感觉能体现茶品质的好坏.。
9
□甘韵、甜质
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多用于指茶入口后,茶对于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官感觉,不同的茶,产生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10
□层次感
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总体来说层次感对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11
□喉韵
品茶厚,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茶经过喉咙后对喉咙产生众多感觉总称!
12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是衡量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饱满的感觉是人喝茶后最多的感觉。
13
□烟熏味
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14
□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特俗茶有些特俗的果酸味,是根据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
15
□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产生酸味的因素有很多种,不同地区生产的茶,有些不同的特点。

16
□水味
冲泡或储存不当产生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水味是对茶口感上的大幅度降低,不少品茶人都知道如何避免!
17
□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对炒茶的技艺要求很高,炒茶是个高技艺的活。
18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个人对茶的要就不同,喝茶后产生的感觉不同。
19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0
□陈韵
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经过保存长时间的茶陈韵感更好。

21
□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在沏茶的时候是讲究手法的。
22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茶入口即化。
23
□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4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茶在口中自然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