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K下午茶时间🤓 (今天来说说听力🎧 ) 许多同学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会感到一股无名的阻力,仿佛听到的不是语言,而是乱码。听力差往往是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的:如果你过度依赖视觉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听力环节就难免会比较薄弱。搞定听力,需要从改善学习方法入手。那么,在改善听力的路上,我们主要有这些拦路虎: 1⃣ 词汇 2⃣ 关注重心 3⃣ 语法结构 4⃣ 英语口音(及地方表达) 5⃣ 背景知识 ⭕ 词汇 ——“Give me an apple!” ——“给我一个啥?” 词汇积累不够,是听不明白的一个主要原因。语言语句是由词汇组成的,所以要听懂语句,理解词汇是第一步。但还有一种更伤人的情况:你认识这个词,但是听不出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许多英语单词是通过视觉学习的,你用眼睛学习的词,怎么用耳朵辨识出来呢? 而在懂你定制学课程中,你往往先听到一句话,然后才看到它的文本,这就给了你用耳朵来认识一个单词的机会。我们在懂你跟读中,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单词,可以先记住它的读音,然后再查看文本,这样,下次再听到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的把它从一堆“#$%^&*#¥%&*#¥%&”中辨识出来。 ⭕ 关注重心 ——“Five billion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million twenty six thousand fifty two people have eaten two million twenty eight apples in a year.” ——“五十亿啥?” 许多人在听英语时自动切换为了极度紧张状态,错过一点点信息,就开始觉得天下大乱。如果你试着把听到的每个单词都理解、记住,那么你就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前面的句子,而错过了后面的信息。 在听一段英语之前,你就要接受这个事实:你不是英语母语者,接下来这段话很可能(甚至肯定)有你听不懂的单词、你抓不住的信息。抓不住的时候,就让它过去;在听英语的时候,思维不要停,跟着说话人走。很多人在说话时都有重复的习惯,很有可能你刚刚没有听到的信息,在后面会再说一遍,甚至换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再说两遍。 ⭕ 语法结构 ——“No less than 50 people had attended the meeting” ——“50个人参加了会议…不对,不超过50个人参加了会议…唉,不对,至少50个人参加了会议??” 过度关注语法结构,可能导致你在说英语的时候开不了口。但是,要是忽视语法结构,可能导致你在听英语的时候无法理解对方。英语是由词汇组成的,但是光知道词汇还不够,要知道词汇的组合方式——语法,以及这种组合方式带来的意义。 ⭕ 英语口音 ——“You’re my inzblason” ——“我是你的啥?” ——“I’m going apples and pears.” ——“要去买水果?” 英语不是美国的英语,也不是英国的英语,而是世界的英语。你可能学了一口美音,在美国畅行无阻,但是在英国,听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说“I’m going apples and pears”就开始觉得蒙了。在英国的”cockney accent(伦敦腔)”中,“apples and pears”表示“up some stairs”(或者仅表示“stairs”)。所以老太太不是要去买水果,而是要去上楼哦~ 在你环游世界的旅途中,还会听到印度口音、意大利口译、澳洲口音、摩洛哥口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停下来,搞清楚对方口中的那个词,究竟是哪个词,影响交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断说话人询问或者反复确认信息。 ⭕ 背景信息 ——“This followed the crash off the coast of Java, less than five months earlier, of another 737 MAX.” ——“单词我都懂,就是不知道你说的啥” 许多同学喜欢拿VOA、BBC、经济学人中的朗读来练习听力,的确是个好习惯,但是往往坚持不下去。这些材料之所以难,不光是词汇和表达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同学对于国际时事没有一个持续性的接触,所以跟不上话题,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支撑。试想一下,文科生坐在化学课堂时,是怎样的心情? 同学们在听这类英语杂志时心情也是类似的。 基础学习者也是类似的,要想练听力,可以从自己熟悉的背景内容开始接触,比如定制学中的听力相对更加日常。大家也可以选择在练习听力的时候多听多看一些动画片,相对简单的词句和用法表达会更能接受一些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