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讲一下第三个问题。讲命运。命运很神秘.人都求个好运气,国家也有个国运,人类也有个人类的命运。命运,这个问题确确实实说不清,也道不明,正因为这样子,我们很多人就求神拜佛,很多人算命。《周易》最初的时候,是算卦的书,是卜筮之书。中国古代的时候,夏商周,这个时候,国家大事必须通过占卜,一定要占卜,打仗、筑城、祭祀……等等都需要通过占卜来决定,甚至说哪个皇帝,比如说这个大王有三个孩子,到底哪个孩子继位?定不了的话就通过占卜。 甲骨文现在有15万片,甲骨文其实就是占卜以后的结果记录下来的东西,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周易》卦辞很多都是记录了当时占卜的结果,然后把它整理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讲,《周易》原来是一个占卜结果的书,它也是一个百科全书,因为可以占卜,很多人通过占卜去预测,比如做生意说到底我出东方会不会挣钱,到西方会不会挣钱,都通过占卜,这些东西经过整理,成为我们看到的《周易》。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各家都来解释,儒家来解释,道家也来解释,各家都解释《周易》,具有哲学的思想,用义理来解释《周易》的卦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算命、算卦,那是历史很久,源远流长,但是都求个命运,命运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春秋的时候,孔子就讲,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就认为,命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为什么?死生有命啊。人必然要死,死生有命。这是命。就是必然性。 命是有必然性的,所以人逃不了,你一个人活到一百岁最后也得死,到120岁也得死,这个是一种必然性自然现象。所以,是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必然的力量,人不能支配它。比如说我要永远活着,这不可能的,现在有些人说,把人冷冻起来,过了多少年以后再拿出来,是不是再活?这种东西,我看也是一种实验吧。 孔子讲,一个人不管你成功也好,或者失败也好,都是一种命运,但是,孔子他讲要知天命,一方面命是必然的,但是我应该知道天命,大家知道,三十而立,四十是不惑,五十要知天命,现在人活到50,是不是知天命?那不一定,说五十知天命,是说人“应该”知道天命,意思就是人要懂得你今天做事对不对,知道是非,知道自己的命运应该怎么把握,这个是知天命,不知命就不是君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要知天命,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知天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不是蕴含了这么个意思在里头? 孟子当然是继承孔子的思想,他就这样讲,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他认为,仁义道德需要靠自己去求得,自己不努力去追求,就不能得到。富贵利达能够得到,要符合道义,孔子孟子都讲了,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不以道得之则不处也。你要得到它,要符合正道,你不能走后门,不能拍马屁上去,要从正道。所以这样讲的话,就是说,富贵利达能否得到要符合道义。 (活动现场) 所以中国人对于命的解释,各家都有,儒家,我们简单地这么说一下,道家就是老子庄子这些人,称为道家。老子讲,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他认为人要回顾自己心性的精神,要回顾他本来的状态,这就是常态,因为老子讲自然,要回归你本来的状态。所以他讲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和命运,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应该顺从他的自然发展。 那么庄子发挥老子的思想,他就讲,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命也。我不知道其所以然,而这样子,这就是要顺应自然的那个命运。通达命运的实情,必须去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东西,所以他讲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署,是事之变,命之行也,都是一种命运的使然,就是说你死生也好,存亡也好,发达不发达也好,富贵不富贵也好,这个都是一种命运的自然的状态。人是无可奈何的,人是不能支配的。他同样认为,人不可抗拒。这个是儒道两家对命运的认识。 还有一家刚好相反。墨子。先秦的时候,墨家主张“非命”,没有命运,这个很有意思,大家都讲命运,他说没有。为什么没有?你也看不到、你也听不到,你听不到东西,你也看不到,那他是没有的。所以墨子的思想确实有很多光辉的地方,他认为,人、社会、国家它的生存不生存,这不是由命来决定的,认为由命运来决定人、社会、国家的命运的话,这是天下之大害,因为我们人没有看到有命运的东西,也没有听到有命运的东西,所以人的贵贱、荣辱、贫富、饥饱,国家的治乱,这些东西都不是由命运安排的,而是决定主体人的能力的价值,就是人。他就讲了这么一个例子,他说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商汤,商代的第一个统治者就是商汤,汤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后来武王伐纣,武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治理好不好,不是命运决定的,而是人力来决定的。桀,大家知道吧?桀是宠信妹喜,他为了取得妹喜一笑,当时就把烽火烧起来。(此处应为口误,应是周幽王与褒姒的故事。学术守望者注)为了博得他宠妃一笑,拿国家的命运去开玩笑,等到真正犬戎打来了,再放烟火,没有人来了,国家就灭亡了。所以这里来看,这个大家就知道的。这是桀。纣就是纣王,纣王宠妲己,大家也都知道,他很荒淫无耻。所以当时,武帝文王罚纣,国家乱,灭亡是桀纣之罪也,不是说命运决定的。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命运、国家的治乱、贫富、贵贱,这是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化解它,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听从命运的支配,所以这里,我们很重要就是说,人怎么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怎么样发挥自己的力量能量,来和命运相抗争?这点,应该对每个人都值得思考。 我们知道,荀子也是儒家,荀子同孟子很多观点是不一致的,荀子认为,人心到底善不善?主张人性恶的,孟子主张人性善的,这个不一样,观点不太一样。同时,孟子是主张尽心知性知天,要侍奉天,但是荀子就不一样,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制天命而用之。一个是我要侍奉天,一个是我要怎么样利用天。荀子就说,你如果去歌颂这个天,你还不如治天命,控制天命,制约天命,利用它,利用天命。这个就说明在天是有意志的,有神性的,在那个情况之下,天命是人不可抗拒的情况下,他认为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天的变化,来为人类服务。 所以,有一种人力不能抗争的力量来支配我们人、支配我们人类的命运,所以他提倡另外一个主张,命和运应该分开,为什么?他说,命是有必然性的,但是运是有偶然性的,时机很重要。 荀子这个人很有智慧,把命和运分开讲,这样的话,很多人就对命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到了两汉的时候,我们知道董仲舒,董仲舒是讲天人感应的,但是你们要知道,董仲舒讲天人感应,我们过去老是批判他,批评他天命论也好,五行主义也好,等等,所以我们很多人不了解他的天人感应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大家要看看《汉书》上的《董仲舒传》,你可以理解,董仲舒为什么要讲天人感应?天人感应不是说你这个命定的,《董仲舒传》翻开就讲,皇帝的权力太大了,你怎么样去制约他?怎么样去限制他?怎么样去监督他? 董仲舒想出一个办法来,他就说,如果你这个皇帝做了错事、做了坏事,他就说,天先要警告你,有些皇帝其实他听了警告以后,下罪己诏,我向全国人民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要改进自己的错误,罪己诏有这个东西,如果警告你,你不听,还犯错误,还犯罪,怎么样?我要降灾异。比如说过去讲,我打雷把你皇宫一个角就劈了,这就是说我降灾意了,然后我降蝗虫,蝗虫蝗灾,然后大旱,使国家不能安生,这是讲灾意。 董仲舒讲,你不是天子吗?天子就是天的儿子,你要听天的话,天警告你,降灾异,你还不听吗?你得听啊,你要改正啊,你不改正不行,就是天人感应。他说如果第三次你再不听的话,对不起,下台吧。天就要罢免你了。中国古代就有这个东西,诸公论战为什么我要推翻纣王?他就是说,天命不用,天命并不是说一定经常要你治理天下,你不好,你就下台,你不能定给我命,以德配天,就是以你的道德来配天,和天的意志相配合,就是这个意思。你如果不以德配天的话,那你下台。所以,董仲舒讲,命运,不是说你当皇帝就是你的命,你的命好就能当皇帝,你不好也得下台。所以,以天的权威来制约皇权。这个很重要的。 汉代时有个王充,王充是否定天是有意志的,他说,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和气,子自生矣。万物怎么产生?和气,天地和气,就万物产生了,夫妻和气,儿子就产生了,所以从这个意思上讲,中国讲和嘛,什么都有和,然后才能生万物。 你千万不能小看这一点,为什么?中国的思维和西方的思维一开始就不一样的,大家要知道,从源头上,我们从古希腊到费尔巴哈,那么他都是说求一个世界的最高的本原,一个本体,这个本体就是产生万物的,就像上帝造万物一样,上帝是唯一的、全职全能的,它是真理的化身,所以,它是求一,世界的一个本原,所以我们讲物质第一性,第一性的东西。这样的话,他就有一个排他性,因为唯一的东西 是真理的,上帝就是真理的,其他都是谬误,你夏娃、亚当不听上帝的话,那你出去,逐出伊甸园,你说你吃了智慧树上的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就有排他性、独裁性。唯一。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犹太流散博物馆中的开封犹太会堂模型) 中国不一样,中国合起来的,合起来的话是多元的,比如说中国讲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什么?怎么和?那就是说,先王与金木水火杂而生万物,五行嘛,合起来就生万物,那么夫妇合起来生个儿子,天地合起来生万物,它是不同的,天地,阴阳,男女,阴阳,这本来是有差别的东西,合起来,万物产生,所以它具有多元性。多元性才能有包容性,有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中国伟大在这儿,它具有包容性。所以,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到中国来,都被中国同化,犹太民族,当时就是开封,北宋有一千多家,同化了,比如说清代,清代满族到了中国,也完全汉化了,同化了,所以中华民族肚子很大,很包容,所以都能吸收进来,这样就产生了多元性。所以中国从这点来看,王充也讲,没有天命决定的东西。 那么对偶然性,比较形象的论证,大家可以看一下南北朝的时候,南北朝的时候,有个范缜,大家知道,南北朝有个梁,梁武帝是信佛的,当时有萧子良也是他的王族,就从范缜辩论因果报应的问题,人究竟有没有因果报应?范缜就这样论证,他说没有什么必然性,为什么呢?比如说一棵桃树,现在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一阵风刮来,桃花花瓣就掉下来了,有些花瓣穿过我们的窗户,掉到我们席子上,古代的席子上,有一些花瓣就掉到粪坑旁边了,他说同是一棵树上的,同是一棵桃花,桃花叶掉下来的时候,掉在不同的地方,掉在席上的,就像萧子良你王爷,掉在粪坑旁边,就像我范缜,这个完全是偶然的,所以,人的运气就像桃花掉下来一样,是偶然性,不是必然,您一定掉在什么地方。确实是这样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运气其实有不确定性,有着偶然性,就像你运气好的时候,可能就掉到好地方,运气不好的时候,掉在不好的地方,这个东西决定不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中国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什么观点?可以造命,命是可以造的,所以这个观点很突出,你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来创造,当然了,当时,二程就讲不要讲命,朱熹也很赞成二程的观点,当时有王夫之,王夫之这个人,当然很伟大了,因为他是抗清的,自己起来要抗清,结果也失败了,结果又逃到山里头,躲在那个洞里头去洗漱,他就讲,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为性,他说君相可以造命,当时邺侯之言大矣!进君相而与天争权,异乎古之言俟命者矣。他说我们人不能等待命运给我们安排,你不要去等待,而应该自己主动地起来,与天争权,与命争这个权力,那就要造命,自己造自己的命运,这个思想很突出。 现在我想,很多人都是可以把命运掌握自己手里,可以造自己的命运的,比如说你我当干部,做的很好,老百姓很拥护,我想领导如看见,当然会提拔你,我们考大学,只要你努力,一年考不上,再来一次考,第二次,不行再第三次,我总能考上,所以这样的话,就靠你自己能不能下定你的决心。下定确信,坚持不懈,就可能造自己的命运,所以这点来看,中国很多人都是由于这样子,才达到自己的愿望。过去读书,你说我很累了,锥刺腿也好,头悬梁也好,为什么?都能够这样子,都能够达到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掌握,所以这点来看,我想人只要发挥自己的能量,坚持不懈,总能达到你的目的。 所以人生就在于创造,人的命运是靠自己的奋斗,所以这个,我想王夫之讲是很重要的。不仅君相可以造命,一介之士(就是普通老百姓),他说,莫不有造焉?他也可以造。颜渊认为,祸福都是靠自己来造的,他就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我这个地里能产500斤果子,这样的话,如果说你精耕细作,就能达到,如果说你不好好去种,本来可以打五百斤,也可能只打三百斤,这就是靠你的能力。粮食打多少,那靠你人能不能去精耕细作,所以人的命运也一样,人的命运,你能不能去奋斗,能不能去坚持,那可能达到,不然的话,你自己糟蹋自己,可能达不到,也可能好不容易,也得不到,好运气也得不到,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人的命运,命是有确定性的、必然性的、可以预期的,运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期的,它是具有偶然性的,所以这个就是命和运的区别。所以,希望大家在座的好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来个好运气,然后兴旺发达。然后有个好工作。在座的学生,将来能够顺顺当当的,能够有个很好的前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