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螳螂吃丈夫时,丈夫受到攻击为什么不跑?

 零壹贰012 2019-10-23

雌性螳螂经常在交配后吃掉配偶,生物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性食同类,性食同类是指雌性在求爱和交配的某个阶段杀死并吃掉自己的雄性伴侣,性食同类行为可能发生在交配之前或期间。性食同类在昆虫、蜘蛛和其他节肢动物中很常见,螳螂可能是最著名的性食同类的例子,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螳螂的性行为被认为是螳螂世界里的普遍事情。然而,大部分的螳螂交配并不以斩首结束,科学家观察在自然环境下螳螂的性行为后,发现大多数螳螂在交配结束时,雄螳螂会毫发无伤地飞走,科学家估计,性食同类的雌性螳螂在自然界的发生频率只有13-28%。

性食同类虽然会消除雄性未来交配的可能性,但如果雄性成功地与掠食的雌性交配,并且它作为食物会使雌性产生更多的后代,如果在一生中遇到一个以上的雌性的机会很小,并且雌性消耗雄性的能量作为亲代投资,增加雌性的繁殖能力,那么雄性的牺牲是值得的,会具有繁殖优势而进化。这种机制在1994年的一项实验室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在实验中,雄性螳螂被引入到饥饿或喂饱的雌性螳螂身边,只有当雄性螳螂遇到食物不足饥饿的雌性螳螂时,才会发生同类相食的现象,实验中没有一只食物足够的雌性会吃掉她的配偶。

雄性通过死亡为后代提供更多营养。2016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机制。在实验中,螳螂之间大约25%的性行为导致了雄性的死亡,在交配季节,这占了雌性螳螂饮食的63%。科学家通过可追踪的放射性氨基酸给雄性螳螂喂食研究每只雌性螳螂的繁殖成功率发现,被雌性吞食的雄性螳螂会将其标记的近90%氨基酸传递给了后代,而幸存的雄性螳螂则只将其标记的约25%氨基酸传递给了后代,这意味着被吃掉的雄性螳螂很大一部分氨基酸被传递给了螳螂幼崽,没有被雌性螳螂完全代谢掉,雄性螳螂的身体组织也被用来产,这种牺牲实际上给了雄性独特的繁殖优势。

母螳螂吃雄性螳螂时,雄性螳螂受到攻击无法逃跑是因为雄螳螂通常比雌螳螂苗条得多,这一点在观察胸腔时特别明显,随着螳螂若虫年龄的增长,这种效应越来越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