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腺瘤的发病率与年龄及性别有关。男性多于女性,为(1.3~1.5):1。一般来说,腺瘤并不见于儿童期,偶见于青春期,以30~69岁多发,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9岁以后发生率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20%左右)。有报告称60~80岁人群中有1个或多个腺瘤者占36%。 另外,腺瘤的发病率与地区有一定关系,与大肠癌的地区发病率高低基本一致。如欧洲和北美洲地区高于日本、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部分患者有遗传因素存在,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肠道菌群紊乱亦参与此病的发生。 病理 按病理类型分类:①管状腺瘤:最常见,约占70%。单个或多个生长,表面呈结节状,大多有蒂,一般不超过2cm,呈暗红色,易出血。由增生的黏膜腺上皮构成,腺上皮排列规则,分化好,主要为管状结构,绒毛成分仅占20%。②绒毛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常为单发,基底宽,一般无蒂,易出血。表面上皮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增生、隆起,绒毛成分>80%。③管状绒毛腺瘤:兼有上述两者的表现,绒毛成分在20%~80%,可有蒂或广基状。 症状 症状因腺瘤的大小、数目、所在部位和绒毛结构不同而异。 1、小型息肉可无症状。 2、较大者因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因而出现出血和感染,粪便内可有血和黏液。血多附在粪便表面,色鲜红,量不多,混有黏液,有时会有较大量的出血。因长期慢性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 3、结肠内的较大腺瘤还可引起肠套叠,出现下腹绞痛、便秘,甚或肠梗阻症状。位于直肠内的腺瘤可产生排便次数增多或里急后重感。有蒂且较长者,排便时可由肛门脱出,可被误认为“脱肛”。 4、绒毛腺瘤主要症状为排便时排出大量黏液,有时不排便也有黏液排出,称为假性腹泻,并有排便不尽或里急后重感。较晚期伴有出血,表示可能发生癌变。长期大量排出液体和黏液,24小时可丢失2000~3000ml体液和电解质,因而出现严重脱水、低钠和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循环衰竭。 实验室检查 大便隐血检查(FOB):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应做大便隐血试验进行初筛。 其他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 位于直肠下端的腺瘤,直肠指诊能摸到突入肠腔的光滑、活动的圆形结节或肿块,质软,有弹性。良性的基底部多无硬变。 2、乙状结肠镜检和纤维结肠镜检 可见肿瘤表面为黏膜,淡红色或暗紫色;如蒂较长,纤维组织较多,血供减少,也可呈黄白色。内镜检查应窥视全部结肠以确定腺瘤的部位、大小、数目、有无蒂以及蒂的长短,从而作为治疗的依据。 3、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结肠造影 可见结肠和直肠内圆形阴影,但位于低位直肠内的腺瘤钡剂造影有时会漏诊,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能够发现。 诊断要点 直肠指诊、乙状结肠镜检和纤维结肠镜检是比较准确的诊断方法。 位于直肠下端的腺瘤,区分息肉有无恶变非常重要,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表现可供参考:①腺瘤直径超过2cm者,癌变机会为20%~50%;②有蒂管状腺瘤癌变发生率是2%,而无蒂绒毛腺瘤癌变发生率是22%;③分叶形态不整齐者如呈疣形或指形突出者,癌变危险性增加;④腺瘤表面溃疡、质脆、内镜触及时出血,常是恶性表现;⑤腺瘤底宽逐渐变细至一窄端,成为帽状,常含有浸润性癌。其他如年龄、有无家族史和生长速度等,对判断癌变有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 1、结直肠腺瘤主要需与结直肠癌以及其他类型的结直肠息肉相鉴别,而这三者的鉴别最终需要依靠结肠镜活检以及息肉切除术后行全息肉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2、对于结肠多发腺瘤则还需与肠道囊肿病以及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等息肉病、腺瘤病相鉴别。 治疗 直肠和结肠腺瘤按其大小、部位、有无蒂和有无癌变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内镜圈套器、检查钳切除 对良性有蒂的腺瘤,一般可经内镜圈套器摘除,小型无蒂的,在排除癌变可能后,可用活组织检查钳切除,切除后基底电灼。 2、手术切除 对大型无蒂或用内镜切除困难者需手术切除。直肠内腺瘤,一般经肛门或经骶切开直肠后壁再切除之。距肛缘10cm以上的直肠或结肠腺瘤,经肛门会阴径路切除困难者,需经腹切开肠壁作局部切除或肠段切除。对摘除或切除的腺瘤均应作病理切片检查,有蒂者如仅顶部癌变而无蒂部浸润,可在严密观察下随访;如蒂内已有癌变,应按恶性肿瘤作广泛切除。广基的腺瘤以作肠段切除为好。对以上提及的高危条件中的腺瘤也应作肠段切除为宜;并作病理切片检查,如肠壁已有癌细胞浸润,应在积极准备下按结肠、直肠腺癌作根治性切除。绒毛腺瘤病变范围较广,边界不明显,局部切除容易复发,癌变发生率也较高,即使部位不很高的直肠绒毛腺瘤,经肛门切除多较困难,可考虑经直肠后径路作肠段切除或ISR手术。肠段切缘应距肿瘤边缘1cm以上。 3、内镜微创手术(TEM) 近年来试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切除直肠息肉,该系统结合了腹腔镜和直肠镜的优势,有良好的暴露,结合使用超声刀技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对熟练的手术者,可以切除距离肛门20cm以内的大肠新生物。但是,该手术对术者在腹腔镜下缝合技术要求较高,并且费用较高。 日常护理 1、用药护理 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自己随意加减用量,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 2、饮食护理 由于叶酸可以有效的防止结直肠腺瘤复发,所以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叶酸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西红柿、桃子、山楂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蔬菜的制作方法要得当,蔬菜不要煮的太久太烂,在煮的过程中也不要加入碱,以免破坏维生素。此外饮食要清淡,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类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生活管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有便秘的患者要缩短排便时间,每天定时排便。此外患者还可以加强锻炼,主要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等,都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4、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遵医嘱或定时复诊,复诊时携带相关的病历以及资料。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