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题】(335)新城市主义

 沐沐阅览室 2019-10-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郊区的低税率,美国人开始大量向郊区迁移。新城市主义是 20 世纪90 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城市无限度向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区域规划,以人为中心,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和谐。

材料 2: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米或 5~10 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 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的问题。

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    

    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    

    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3)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哪些?

4)谈谈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1) 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2) C

(3)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小;发展空间大;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缓解环境污染;减少交通 拥堵     (4)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以人本主义精神改造旧城和城中村;加强城市土地结构调整,土地混合集约利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及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等知识点。

【详解】(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成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布局,说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2)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是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适宜于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C对。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问题越严重,主要针对的是大城市,A、B错。城市内规划,不是城市群的合理布局,D错。

(3)城市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市发展的空间增大,组团间距离增大,各个功能组团相对独立,有利于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需加强各个组团间的联系,可能过建设道路和桥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

(4)新城市主义虽然发端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理论和实践的成功部分,对我国节约集约用地也颇有借鉴意义。主要可借鉴的方面如下: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以人本主义精神改造旧城和城中村;加强城市土地结构调整,土地混合集约利用。注重规划设计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是新城市主义实践的鲜明特征。在美国,新城市主义还积极通过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来强化区域合作、区域协调的意识。

【点睛】本试题选材新颖,采用递进式设问有助于考生对新城市主义内涵与举措深入理解,同时可以有效考查考生对图文材料信息的提炼和运用能力。组团式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等影响城市用地被分隔成几块,进行城市规划时,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相对集中,分块布置;各个组团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城市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获得较高的效率。

(出处:南京市名校2019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