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更蓝,水更清,书写“美丽佛山”新画卷! 2019-10-08

 yxzxyz15 2019-10-24

  天更蓝,水更清,书写“美丽佛山”新画卷!

  2019-10-08 17:31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晒佛山蓝。”家住佛山禅城的市民李小姐说,这是市民对佛山环境质量改善最直接的感受。今年1-8月,全市空气优良天数占比92.6%,同比提升5.4%。PM2.5、PM10等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时,佛山着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饮用水源长年保持100%达标,广佛跨界河涌水环境达到考核要求。随着“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等环保战役的深入推进,佛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让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更强了。

  天更蓝:

  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超过九成

  据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空气优良天数占比92.6%,同比提升5.4%。PM2.5、PM10和二氧化硫浓度有所下降,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工业源污染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污染防治的方式,从末端治理走向产业结构调整。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何凤玲表示,佛山的电厂、陶瓷、铝型材、玻璃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做得不错,但小企业的污染防治成本高,难以自觉落实。“我们将会引导企业集中治污,并在生产工艺上进行提升改造,关停难以达标企业。”何凤玲说。

  下一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防治结合,统筹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195家市级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扩大家具和汽车维修行业共享涂装中心建设,2019年完成高明区中小型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第三方治理示范项目建设,按照“提质减量”原则持续开展家具行业专项整治。2020年9月底前,全市35蒸吨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要完成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要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超低排放改造”。

  水更清:

  广佛跨界河水质达考核要求

  佛山是广佛两市重要的水源地,广州西江取水工程和南洲水厂目前取水量约350万吨/日,未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水至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和东莞市)将在佛山鲤鱼洲取水约500万吨/日,饮用水源保护压力大。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佛山通过实行管理体系流程化、监测预警科学化、划定建设标准化、巡查检查常态化、水质公开定期化“五化”管理,饮用水源一直得到严格保护,水质长年稳定达标,在全国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中多年获得100分,等级优秀。

  同时,备受关注的广佛跨界河涌水环境已达到考核要求,佛山水道、西南涌以及鸦岗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2019年1-8月,佛山12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为83.3%,劣五类水体为0,达到考核要求。

  对水环境治理来说,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内河涌水质达标问题是水环境治理的难点。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赵颖表示,虽然污水处理厂建设能力基本满足要求,但佛山在污水管网建设上存在不足,部分管网未连通和覆盖。生活污水没有按规排放、企业违法排污以及粗放的养殖模式污染河涌,水生态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年,佛山将继续深化河涌综合治理,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强机制:

  环保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前列

  近年来,佛山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排污许可制改革、排污权交易、环保警察、黑烟车治理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顶层推动,党政“一把手”持续部署生态环境工作。市委、市政府已多次召开全市性大会,部署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保工作,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抓手和助推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2019年佛山“新春第一会”按照惯例留给了生态环境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前往一线对环保重点工作开展督察督办;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开展市级生态环境督察,全市各级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意识持续加强。

  今年上半年,佛山先后出台《佛山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工作方案》和《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方案(2019-2020年)》,对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早谋划、早部署,力争早实施、早见效。全市确定了13大项、138个治水重点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约75亿元,其中广佛跨界区域涉及重点项目86个,计划投资约42亿元。

  目前,佛山已建立了“提醒函-督办-挂牌督办-市委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的四级督办体系,压实环保主体责任。2019年以来,市环委办针对水环境整治先后发出3份督办提醒函、6份督办通知书、3份挂牌督办和1份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

  重管理:

  全面摸清佛山碳排放家底清单

  今年以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切实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并持续推进以固定点源为核心的排污许可制改革,推动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助推环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方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总量前置审核制度,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助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行“区域环评(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另一方面,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开展环境执法的差别化监管等多项措施,加大对守法合规企业的正向激励。创新绿色经济政策,加大对绿色制造和环境治理财政和金融支持。同时,推动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顺德环保产业园等佛山环保产业平台发展,推广“环保服务队”“环保管家”制度,不断提高佛山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水平和技术服务供给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2019年新转入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职能,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做好工作的承接,接下来将全面摸清佛山市碳排放的家底及清单,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情况摸底及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以及碳排放达峰研究,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机制、强化基础工作能力,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单位地区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度降低目标,为佛山下一步推进重点行业碳减排,打造佛山的“绿色低碳”名片提供技术支持。

  严执法:

  以高压态势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涉气行业执法检查,推动重点行业污染整治,通过依法行政,推动企业规范废气处理,提升治理效果。同时,全面铺开广佛跨界流域工业污染源专项执法,不断强化执法力度,开展精准执法,严查恶意偷排行为,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

  “严格依法监管,重点打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检查发现存在闲置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漏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对废气治理效果不佳的企业开展突击抽测,以高压执法态势督促企业自觉落实整改要求。综合采取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行政拘留、移交司法等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环境执法的震慑力。2019年1-8月,全市共出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68640人次,现场检查企业29613厂次,立案处理企业971宗,罚款金额11381.38万元。全市实施查封、扣押45宗,限产停产6宗。

  此外,佛山还通过开展环保联动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环保警察工作体制机制,结合日常执法等工作,坚决查处典型环境犯罪案件。截至2019年8月,全市移送行政拘留41宗,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4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