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2

 钟家台 2019-10-24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枫叶尽红之际。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作用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蔚为壮观。

霜降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了白霜,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秋播也已开始扫荡。霜冻是一个重要的农耕时期,也是秋收完成的季节。

三、霜降的形成

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拥有了天晴这个条件,霜还不能由水汽凝成,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低气温。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

霜降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不仅有苏轼被霜降时节的美景所吸引,不少文人雅士纷纷作词赞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