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题材生活化

 wjigzp 2019-10-24

  一般的写作规律告诉我们,写作都是心中有所感悟,有表达的欲望,才提起笔进行表达。但是指望全部学生自觉习作,提升自己的习作能力,恐怕是不现实的。因此,教材中还得出些题目让学生去做去练。怎么解决习作表达主动性这个问题呢?

  对于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谈道:“定期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唯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统编教材遵从了叶老的教诲,编制习作题目时十分注意,不是来自学生经验的题目,一律不要;习作题材一定要覆盖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一看这个题目就能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翻看三年级的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我有一个想法”“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等,都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出的题目。还有一部分题目,让学生先做再写,比如“我的植物朋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还有一小部分题目,距离学生略远,比如“国宝大熊猫”,为此,教材中提供了有关熊猫的一些基本资料。假如学生没有机会和能力去查找更多资料,把书上的资料整合一下,也可以完成本次习作。

  总之,本次统编教材习作题材的选择,原则就是绝不让学生无话可写。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