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广富:偷瓜|散文

 作家荟 2020-11-03

补世成:有才华就要大胆展示|随笔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月牙悬挂在高高的夜空,如同渔家出海打鱼的船儿,两头弯弯。弯月把弱弱的光辉洒向天地间,照亮了亘古的原野,照亮了柔软的沙滩。
静寂的夜晚,只有草丛里的虫儿轻吟低唱,还有远处的水沟里,传来高一声低一声的蛙鸣。
银白色的沙滩上,是生产队种的甜瓜,这时,五个少年趴在瓜地的边上,正在匍匐前进,向瓜地爬来,一进入瓜地,瓜秧、瓜叶的毛刺扎得稚嫩的四肢疼痛难忍,那野地里的蚊子哼叫着,像轰炸机,一个劲地往脸上扑,脸上被叮咬得到处是包。
“继续前进,不能后退。”我小声的给伙伴们鼓劲。
我们刚进入瓜地,准备要摸瓜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月光帮了看瓜人的忙,我们被发现了,只听看瓜人大喝一声:“摸瓜的小子们,哪里跑!
看瓜人一边喊,一边拿着铁叉追了过来,我们几个一看追过来了,从地上爬起来,向五个方向跑,看瓜人追到瓜地边,一看几个小屁孩,扛着铁叉回到了瓜棚。
我们到了集合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瓜没偷成,还被瓜秧划拉得腿上、胳膊上都是血道子,被汗水一浸泡,火辣辣地疼。

我们坐在沙滩上,总结失败的原因,狗蛋年龄最大,他是孩子头,他说:“咱们不是刚看完电影《平原游击队》吗?你看人家武工队长李向阳,为了救小李庄的老百姓,声东击西,佯攻县城,调虎离山,让鬼子撤离小李庄,武工队的办法咱们为何不用到偷瓜上。
我接说:“狗蛋说的对,咱们五个人,两个吸引看瓜的,调虎离山,三个人去偷瓜,准能成功。
狗蛋又交代大家,“地里种的是甜瓜,捡个大的摘,要先摸摸瓜皮光滑不光滑,有毛刺的瓜生,太苦不能吃,瓜皮光滑的,已有七八成熟,保准好吃,今天天太晚了,回不了家,爹娘惦记,明天晚上,村北杏树底下集合。”狗蛋说完,我们各自回家。
第二天晚上,我们五人在杏树底下集合后,向瓜地走来,狗蛋边走边吩咐:“石头和拴柱去“调虎离山”,听到口哨声撤离,集合地点还是杏树底下。”于是,石头和拴柱去瓜地的西边,我们三个绕到瓜地东面的玉米地里等待。
西边的石头和拴柱刚进了瓜地,就被看瓜人发现,吆喝着追过去,他俩顺着瓜地边跑,看瓜人追过去,他们往玉米地里钻,看瓜人骂骂咧咧往回走,他俩又向瓜地里跑,看瓜人又去追,如此反复,拖延时间。

我们三个看着看瓜人去追石头和拴柱,悄悄地进了瓜地,不用在瓜地里爬了,猫着腰,顺着瓜垄摸,摸着光滑的,摘下来放进脖子上挂的书包里,那稠密的瓜叶覆盖着甜瓜,月光太弱,只照在瓜叶上,根本看不见瓜在哪里,全靠两只手摸,好多还都是皮上有毛刺的,偶尔摸着个光滑的,瓜秧的毛刺划得胳膊生疼,这时顾不上这么多,一个劲的摸,摸来摸去,一人摸了半书包,决定撤离,趁着看瓜人和石头拴柱纠缠的空,一溜小跑钻进了玉米地,狗蛋吹了一声口哨,刺耳的口哨声划破夜空,这是通知石头和拴柱撤离。
我们集合在庄北的杏树下,拿起瓜来,在褂底襟上擦擦,拿起来就啃,这瓜,半生不熟,品种是甜瓜,那里有甜味,就像吃水萝卜,一顿狼吞虎咽,干掉了偷来的瓜。
农村有句俗语,“瓜果梨枣,逮住就咬,不让拿走,也得管饱”。我的少年时代,物资贫乏,农村孩子很少吃到瓜果,所以,宁肯冒着蚊虫叮咬、瓜秧划拉人的痛苦,能吃上半生不熟的甜瓜,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