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父母打着“孩子还小、不记事儿”的幌子向孩子随意做出承诺,转头就将答应好的事情全然抛掷脑后,更不会意识到如此这般行为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一诺千金”这件事儿在成年人的世界都备受推崇,怎么到了孩子这里就变得如此敷衍草率?父母为什么喜欢给孩子开“口头支票”,轻易许诺? 一、父母为什么喜欢给孩子“轻易许诺”?承诺可以换来孩子当下乖巧。孩子有时候不听话,父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常常喜欢用承诺一件孩子期待已久的事情作为交换条件来换得孩子当下的乖巧,却在事后把当下的许诺轻易忘却,不予以兑现。 父母认为孩子不记事儿,许下的诺言即使没有兑现,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冲击。在父母眼中,孩子年龄尚小,对于父母的许诺可能打个岔也就忘记了,所以在用承诺换得孩子当下的乖巧后,事后不会刻意重视承诺兑现,因为在父母的认知中,即使承诺不予以兑现,对孩子也不会带来任何冲击,觉得孩子早都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父母心中不对等的认知觉得答应孩子的事可以不必当真。在很多父母的认知中,认为承诺这件事儿只需要在成年人的世界遵守规则,在孩子的世界大可不必遵守,因为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成体系的是非认知,即使承诺不兑现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影响。 父母轻易向孩子许诺却不注重承诺兑现,归根结底是在父母的认知中从来没有把承诺不兑现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心理负担,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不会记得之前答应他们的事儿,而常常忽略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才是他们的全世界这件事。所以对孩子而言,又怎么会不记得父母的每一次承诺、每一个举动? 那么,父母给孩子的承诺如果没有兑现,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二、父母轻易许诺不兑现,将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父母说到没做到,易造成孩子从内心对父母信任感崩塌。父母对孩子所承诺的事情,总是不兑现,久而久之,孩子将对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呈现出怀疑心态,从内心中发出质疑的声音,对父母失去信任。 父母轻易许诺不兑现,易引发孩子系列心理问题产生。父母只顾轻易对孩子许诺,却忽视重视后期诺言兑现,这样的行为会在孩子的内心埋下慢性隐患,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重视,甚至会上升到父母是否爱自己这个话题,因为作为父母没有给孩子十足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孩子会从内心感到温暖缺失,积压到一定程度孩子内心会变得敏感不安,甚至脆弱多疑。 父母的所作所为,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参照物,父母只顾许诺不兑现,孩子有样学样负面影响大。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力,如果父母长期处于对孩子轻易许诺不兑现的状态,作为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认为许下的承诺不需要注重兑现,在步入社会后就会成为一个言而无信之人,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父母应当重视对孩子许下诺言的后期兑现,不能把轻易许诺当作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一件小事不予重视,否则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那么作为父母,应当怎么做,才能规避承诺未兑现的情况发生带给孩子伤害? 三、父母如何做,规避承诺未兑现情况发生带给孩子伤害?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许诺。即使是为了换得孩子当下的乖巧与好心情,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做出承诺前,也需要权衡考量,对于答应后无法兑现的事情坚决不给孩子许下诺言,从源头上就将诺言无法实现的风险降低。 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兑现。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需要注重“一诺千金”的重要性,对于答应孩子的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也应该尽力给孩子兑现承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重视。 实在无法兑现的承诺,也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说清楚,后期再想补救措施。对于有些可能确实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所致,父母对孩子的某些承诺实在难以兑现,那么作为父母,第一时间也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说明承诺无法兑现的原因,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进行补救措施,让孩子从内心接受此次承诺未兑现的客观因素所在并予以理解,内心不留“结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承诺兑现,做不到的事坚决不轻易向孩子许诺,因为若孩子处于父母的空头许诺下,长此以往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希望我们都是聪明的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学会适时承诺也注重承诺兑现。 对于父母向孩子许诺却不兑现这件事你如何看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