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房超平:邀请学生评课,可让老师改进教学设计

 wlr6688 2019-10-25
专家房超平:邀请学生评课,可让老师改进教学设计

查起龙在课堂上

一切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10月20日,思维导学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房超平第三次来到襄阳一中,研课、观课、评课。21日,他研课时对高一年级生物组有关《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导学提纲提出修改意见,并建议评课时邀请学生对老师当堂的授课谈收获、提建议。

房超平说,学校花那么大的精力实行课改,肯定要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他们的观感再来改进教学设计。“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感受,不知道他们对教学的直观看法,很有可能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是空忙一场。”

之所以把学生请到座谈会的现场,就是希望能更全面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让老师改进,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22上午,高一年级生物老师查起龙上完《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节课后,房超平立即邀请三名学生参与评课,先请他们谈收获,以及他们对老师有什么样的建议。

三名学生随机抽取,按照他们在班级的排名分类。比如,1到10号的学生抽取1名,30到40号的学生抽取1名,50到60号的学生抽取一名。如果抽取的是3号学生,那后面的就是33号、53号,以此类推。

本文根据当天座谈会的录音整理而成,略有删节。限于篇幅,10月24日刊发第一部分内容。

专家房超平:邀请学生评课,可让老师改进教学设计

房超平(右一)和生物教研组老师、学生代表座谈

房超平:好,节约时间,请三名学生依次谈这堂课给你带来的收获,和对老师的建议。

学生一:老师这节课所讲的内容生动,形式新奇,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大家喜爱。

我的收获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了解到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要比铁离子的强。还了解到人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在常温的情况下,人体内才能消化。

房超平:你对老师有改进的建议吗?

学生一:我觉得老师的普通话可以再标准一点。

房超平:这个不叫建议啊,我要你提的是对老师上课有哪些建议。

学生一:我建议老师今后尽量让学生举手发言,不要随机点学生。

房超平:为什么呢?

学生一:我认为学生自己主动发言,会增强他的自信心。

房超平:比方说,课堂上只有一部分学生总举手,其他人始终不举手怎么办呢?所以老师随机点学生发言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好,那第二个学生来说。

学生二:我认为小组讨论可能有一个弊端,如果有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那其他几个人也一下子就知道了正确答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知道答案后,稍差一点的学生不用思考也知道了答案。

上课时,老师可以根据日常作业情况,多点一些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回答问题,给他们以信心。

房超平:你对老师有表扬的话吗?

学生二:查老师的这堂课气氛活跃,很快让我们的思维进入状态。

房超平: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二:我学到了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作用,其他各种条件下,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反应效率更快,产生的氧气更多。

房超平:你刚才说到的那个问题,怎么解决比较好呢?小组里6个人,成绩好的把答案说出来了,有的就不想学,你认为老师该怎么处理呢?

学生二:可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点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发言。

房超平:好,那第三位学生接着说。

学生三:查老师这堂课与以前的课有很大的区别,把两张图运用到课件中,来说明酶的反应更加直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更高。

以前老师很少要求学生在希沃白板上展写,今天我感觉这样做很好,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更多了。

我学到的是,以后遇到难一点的问题,用生物学中的相关知识比对,加深自己的理解。

给老师提的建议是,让小组交流时,可以更加发散一点。学生交流时,按照学科长和小组长的想法,都很充分,但不要就问题说问题,可以稍微拓展一下。

房超平:好,谢谢这三位学生,你们可以回去上课了。按照程序,现在就请查老师来谈自己的得失。

专家房超平:邀请学生评课,可让老师改进教学设计

生物课《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提纲

查起龙:我设计的这节课,与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出入。本来我以为内容比较少,能很充分地把这节课讲完,当堂检测应该要完成的,但很遗憾没有做到。

这节课的设计,是按照“三环七步”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来展示,来回答,我讲的内容很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认为讨论的时间可以减少一点,因为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看懂,而有些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或多或少都吃力。

所以我今天就先尝试一下,放一个实验视频让学生先看,但结果视频放了,还是有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感到模糊。这让我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看懂实验操作的同学抓紧时间,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重点还是没有得以突出,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个难点,学生自己讲好像能够搞懂,却对实验反而很模糊;实验课要么提前给学生放视频,要么直接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印象。

房超平:接下来由老师们发言,三到四位就可以。

刘杰:查老师这节课,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节奏感强。《酶的作用》昨天研课时提到,活化酶、平衡点这些词语在化学课里还没学到,挑战比较大,而查老师用了三次讨论,将重难点各个击破,原来课堂上只讨论两次,今天具体操作起来是有一些难度的。

第一次讨论是在观看实验视频之后,让学生明白了讨论的原理,第二次讨论是在原理搞清楚之后,学生来讨论自学自测的效果,让他们明白了实验的流程。

尤其是回答流程那个女学生,让我感到惊讶,这个实验他们没有亲自做过,她通过看书上的实验说明和刚才的视频,讲的条理非常清楚,对4组实验都非常了解。实验中哪几种现象作比较,她都掌握得很到位。

第三次讨论,把课本中的插图在希沃白板上放出来后,让学生讲解酶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活化能的原理。”在这个难点上,查老师这种操作方法非常好,没有用传统的比较法。

可以借鉴的经验有:查老师提问时,对学生确实做到了引导,而不是只让自己讲。刚才观课的还有地理老师,她课下跟我说,这堂课讲了三个内容,通过实验来证明酶的作用,还把其他两个内容都丰富进去,今天学到了一种方法:通过控制自变量、无关变量等,学会做实验。作为地理老师,她很多年没有接触实验了,查老师能让她通过听这节课,归纳出这些信息,我觉得很棒。

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节课的知识有点难,加上学考的进度要求,酶的本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这个知识点,这次授课是可以简化的。直接用课本上的插图,也一下子能够讲明白。

专家房超平:邀请学生评课,可让老师改进教学设计

导学提纲里“当堂检测”的第五题

而曲线图变化,高一的学生相对来说,接受起来困难比较大。当堂检测第五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一下,可能更好一点。

这堂课之后,不仅跟查老师,还要跟生物组内其他老师都需要共同交流的问题是,怎么让思维导学和“三环七步”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把课堂任务真正完整地上好,并上出质量。

程楚楚:用一个关键词来点评这节课,我想到的是多和变:形式多样,PPT丰富,播放视频呈现实验的全过程。从导学提纲上看,今天课堂上呈现的,有很大的变化,把整节课的内容打散,更加饱满。

讲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时,查老师举例全面。讲解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时,他用到了三次曲线,标明了相应的顺序,生动形象。

按照以往的讲法,是先把活化能引出来,再讲对相关参数的理解,但今天查老师将形式变了一下,通过画图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另外,查老师给出的几个问题,对学生理解活化能的作用非常有帮助,可以助推他们提高思维的活力。我觉得这样的探索比较大胆:对导学提纲、对流程啊等,都做了相应的修改。那么,在改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