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说: 不管你多缺钱, 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 你会越来越富

 醉花荫L 2019-10-25

俗话说,求财容易守财难,以中国历史上历代的“败家”皇帝为例。祖先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却因后代的腐败,放纵欢乐,导致皇族分裂,地位不保,最终被驱逐出皇帝的宝座,这都是因为不懂守财的缘故。虽然一个人富有时知道如何花钱是一种知识,但没钱时舍得花钱又是另一种知识。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玩转这门学问的老祖宗。

曾国藩生于1811年,从小熟读四书五经,27岁进入翰林学院为朝廷工作。直到他成为一名非常重要的大臣,曾国藩的生活才一帆风顺。但你知道吗,曾国藩年轻时曾难以继日,但他敢于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成功地扭转了时局。在《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京官时期)》一书中,就详细描写了曾国藩玩转财政的手段。。

曾国藩30岁时留下了一个全年的收支账户。从记述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在他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花费了70%。日常生活是必要支出,而社交活动是与官场交朋友的必要支出。曾国藩32岁时被任命为四川省考试的主考人。这是一项人人都想要参与的繁重肥差。然而,曾国藩却在购置衣物的清单上明确注明蜜蜡朝珠“要买假的”,这表明他不想花钱买衣服。

由于财政拮据,41岁的曾国藩已经12年没有回老家了。曾国藩在仕途的头三年,仍然在贫困的情况下寄钱回家乡,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他在借债度日时,他还会借钱给他的朋友,并告诉他的儿子不要向他的朋友要债。依靠这一人生原则,曾国藩终于在41岁时成功翻身,摆脱了经济困难的枷锁,在官场上一飞冲天。

曾国藩晚年为后代总结了三个方面的花钱艺术。首先,不能免了随份子钱,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原则,随份子钱是联系的纽带。如果在份子钱上大花一笔,对方会永远记得自己。第二,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应该吝啬。当对方陷入财务危机时,他们必须尽可能提供帮助,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我们必须愿意在家庭上花钱。只有当我们的家庭幸福时,我们才能有越来越多的赚钱动机。我们可以忍受自己的糟糕生活,但我们就是不能忍受和家人一起受苦。因此,曾国藩依靠这三点从12年的贫困生活走向辉煌的官场。他腰上的钱袋子也是越来越鼓,曾国藩的理财方式,直到今天都受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