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南人赶集的场面,你见过吗??

 寻梦向天歌 2019-10-25

在陇南的农村,有一种活动叫“赶场”。每逢集市的时候,小姑娘、小媳妇、大爷们都会去集市上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自己要买的东西,有的虽然不买东西但是逛一圈可以感受一下赶集的那种热闹,也是挺好的。对于很多00后来说,可能连“赶场”都没听说过。不过像我们90、80、70、60后的人们可都是在赶场天里挤着长大的。这种热闹只有在农村才能遇见,让我们重温一下赶场的热闹吧。


一夜失眠后出门游荡的早晨,恰好遇上赶场的日子。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爷爷总把我放在背篼里,背着我去赶场。他一手提着菜一手提着鸡公,而我在背篼里紧紧抱着两颗大萝卜。

只是那时太小对赶场的记忆已不清晰,而后成长的年月里也没有再去过赶场集会,正好借这次机会,再度感受下这沿袭下来的乡镇习俗。

你们有多久没赶过场了?

10年?20年?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赶场是什么时候吗?

在陇南,说起“赶场”,大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记忆。

记得小时候老街两旁全是摊贩,卖东西、卖衣服、打铁、理发、卖包子馒头、喝茶、缝衣服…给无数人的童年都增添了难以忘怀的甜蜜味道。

近些年城镇化建设让许多偏远乡村都通上了水泥马路,加上日渐发达的交通也让他们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于是赶场不再需要早起赶路。

但是在很久以前,那会周边乡村的人来镇上都要赶早,天蒙蒙亮约莫4、5点就动身,走过崎岖不平的小道,踏过坑洼泥泞的山路,耗费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才来到赶场所在的街道,十分辛苦。

那时候物资匮乏,商业落后,周边乡民都将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亲手编织的竹篮竹椅、以及山野间挖到的野菜、捉到的野味在赶场集会上进行叫卖,或是以物易物。


现在赶场,大家买的最多的就是菜。几乎所有的菜都是村民们前一天摘下来,第二天挑在市场上卖,根茎上的泥土似乎还带着昨日的热气。用的也是杆秤,根本不担心缺斤少两。


记得小时候赶场,看见一箩筐的小鸡小鸭就欢喜的不得了,迟迟挪不开步子。总想着拿回家当宠物养着。

对面摆着烟叶的老头叼着叶子烟自顾自地数着钱,有客人问询才抬起头和客人交谈,嘴里飘出的烟草味大老远都能闻到。

儿时的记忆里爷爷就喜欢成天叼着叶子烟,时不时啜上两口,曾经讨厌的叶子烟味现闻着竟也品出了说不出的香,想必那是时光厚重的味道。

而这股叶子烟的味道也十分地令人怀念,现在怕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会抽。

只听得周围都是嘈杂的声音,为了几毛钱能扯上半天,这是老人们从苦难时期延续下的节省习惯,也可能是纯粹只为多消遣些时间。

//
这里有城里渐渐消失的东西
//

在城里很少再看到补鞋店、老式理发店,裁缝店渐渐消失…但在赶场的时候,一切又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



甚至有的专门趁着这几天拿着坏了的鞋子、衣服来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赶场天的人们也牢牢记着几句话。



过去在农村是最吃香的就是手艺人,他们靠编织竹制品养家糊口,但是慢慢地,竹制品都被合金制品、金属制品、塑胶制品等替代,城里更是很少看见这些东西,赶场天里依然是非常受欢迎的物件。

现在理发一般都是去理发店,可是那时候的农村的男的一般都会去找剃头匠剃,剃个寸头能管好久,不但技术好,关键是便宜!几块钱一个人,把头发和胡子剃的干干净净,一次就可以管好几个月。



真的是新鲜出炉的锄头摆放在外面,等待着大家的挑选。镇上的人们也纷纷认准了他,甚至连焊工、钳工、车工,样样精通。这样的手艺人,真的快绝迹了。


以前在赶场天,最最重要的就是买一包种子回家。菜都割完了,一定要记得买一包新种子,继续播种、施肥,几个月精心照料,又可以割来卖了。

还记得小时候喝过的草草药吗?尽管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但是大人总是说喝了好,清热解毒,包治百病,只需要在锅头熬出水,就可以喝了。



在以前那个年代,服装都是只有过年才有钱来置办的。现在赶场天的服装摊,卖的不是牌子,而是舒适和价格便宜。


人们习惯拿着衣服在身上比划,合适的话再上身看看,多逛几家,比较着来。


或许在城头人看来,赶场一直掩盖不住它自带的“土气”——高声叫的喇叭、杂乱的市场和家禽难闻的气味…… 
■ ■■■■

可在那个时候,赶场是大家逢年过节外,最开心的日子。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还愿意牵起父母的手,在赶场天走一走。

农村赶场会比城里商场多出来那一份气氛。

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固定的赶场地点,所以那里有着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我是地道的农村人,自打会走路奶奶就带我赶场。

农村没有公交,出门都需要专门的车子,比如到邻村或者到偏远的村子。

农村的集市有一种喜庆热闹气氛,平日大家伙都在农田干活。交流的少,去城里也不是很方便。

除了节假日之外很少能遇到一个人多的地方。特别小孩子喜欢赶集逛集市,不为吃的就为了那份人多热闹劲。

好多人去逛集市,其实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去集市上看看有啥新鲜货,如果如意的话就会下手买回家。

赚了好多呀,回家给媳妇买面膜!

安化辣妹子,从小不怕辣

老伴儿还没吃呢,赶紧带回家,

晚了又该不理我了!

左手一只鸡 右手一只鸭 跟着我有肉吃

 二师兄,是你吗二师兄?你还好吗?

 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豆腐西施,要不要买两块钱的啊?

新疆大叔也来卖镶饼了

生意兴隆的辣椒商贩

儿时的那种凉鞋不见了

小孩子们现在的玩具

累了,吃饭凉粉和甜醅子吧


我觉得农村集市的这么多乐趣比买卖东西更有意义,赶集可以丰富农村生活,不仅是增加商品流通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各种各样的干货都有,应有尽有,尤其是瓜子,各种口味的特别齐全,原味的、咸味的、奶油味的、抹茶味的。。。现炒现卖,买之前都要尝一尝,不好吃不要钱。

这就是农村老大爷经常抽的旱烟,各种品类的都有。

知道这是什么肉吗?这是牛肉,但是像这么大的场面也只有在过年置办年货的时候才能看到。

现场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脚。

三个小家伙吃着糖葫芦,笑的真灿烂,其实他们想要的快乐很简单。

武都赶场时间汇总

马街 1、4、7日

安化汉王 3、6、9

两水 2、5、8

石门 1、4、7

角弓 3、6、9

洛塘 2、5、8

三河 2、5、8

透防 1、4、7

稻畦 3、6、9

琵琶 1、4、7

甘泉 1、4、7  

(注:以上日期为农历)

你还有什么关于赶场天的趣事呢?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大家哦!

陇南之声综合自陇南武都安化镇、陇南武都发布、陇南人家

监制:杨东红 责任编辑:王伟毅 编辑:叶仰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