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创型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

 乐康居 2019-10-25


我是华仔

初创型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

background

4月11日,孵化园针对入园机构特点,开设《初创型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主题课程,采取“建设管理+分享”的课程模式,邀请泰伦特文化传播机构创始人王岚为机构带来品牌理论知识和品牌入门实操技巧的内容。并邀请了“百日红·孵化坊”的学员结合外地品牌参访游学的感悟,进行分享,让机构更加生动具体地了解到品牌是什么、如何给品牌定位、如何进行品牌设计等内容。

01

品牌理论知识和品牌入门实操技巧分享



4月11日,在成都泰伦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岚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从品牌的理论基础和如何建设自身组织的品牌等方面开启品牌入门学习。

什么是品牌?

你的机构、项目,在消费者或者受众方心中打上烙印。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文“brandr”,在古代,西方游牧民部落在马背上打下不同的烙印,用以区分财产,证明归属;在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中使用,当时在英国,苏格兰威士忌的瓶子上都印有烙印,在防止酒被替换的同时还是品质的保证。即在产品上打烙印,为卖出去的产品负责。

简单一句话: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对方心智中打上的烙印。在理论的基础上,老师又讲了一些关于名字、口号、品牌故事的方法技巧的分享。

误区:什么都做,等于在受众心中没有位置。

聚焦:需要专业、精准、细化、深化。

在理论的基础上,王岚老师又讲授了关于名字、口号、品牌故事的方法技巧的分享。

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创新就是解决问题,一定是对方想被解决而你也能解决,而不是你自己想去解决。消费者的需求不太容易看见,需要我们的洞察、洞见。

误区:创新有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高大上、奇异的,而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麻木”的事物,在生活里“觉察”出不一样的地方。

复习课程:

案例1:捐赠衣服时,不仅洗干净,而且像在商场一样挂起来、有穿衣镜、可以试穿。

洞察——尊重

案例2:婴儿车按照同样比例放大,请购买者试用。

洞察——使用者无法表述,则吸引购买者

02

品牌主题游学参访分享会

下午,“百日红·孵化坊”的学员结合外地品牌参访游学的感悟,进行分享。参访地包括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壹基金公益慈善基金会、爱氧星互联网公益传播平台、乘果品牌策划有限公司、麦田计划教育基金会、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仕版社区。

成都市爱有戏万炜

万炜通过分析参访机构分明的定位和明确的辨识度,围绕品牌与定位、营销与传播、视野与启发三个层面进行此次参访分享。

壹基金重现李连杰先生与家人亲历印度洋海啸,萌生公益理想并付诸实现的故事;

麦田年报手册生动描述山区孩子经由麦田帮助最终完成学业,以知识改变命运;

爱氧星策划聚划算猕猴桃营销推广案例,赋予猕猴桃拟人属性;

历史、故事或者能想到的再加工,一旦被赋予了文化脉络,就产生了附加价值和记忆点。

万炜简要列举了每一家参访机构自身的特点,给学员打开公益品牌新认识。

祥和里社区韦菁

在万炜参访分享的基础之上,韦菁带来了个人的参访领悟,并结合社区的特点,以资方的眼光来看社会组织的品牌定义。品牌不仅是一个logo、一句口号、一个形象,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也是自身的品牌代言,你所展现的工作态度、能力,都在人员沟通、项目执行的细节中体现、表达。

通过此次培训提升社会组织品牌意识,让社会组织自发建立打造品牌项目理念,了解到品牌是什么、如何给品牌定位、如何进行品牌设计、等内容,实现项目可持续潜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