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风手记|做得好还要讲得好

 新用户20563a3r 2022-10-12 发布于广东
做得好,
还要讲得好

   覃炜明
我曾经是顺德社会改革的摇旗呐喊者。早些年为社会改革先后在媒体发表过20多篇评论,更曾一度担任社工委内部杂志的执行主编。可惜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更由于职业生涯结束,我已经有几年不太关心顺德社会改革信息了。甚至从媒体已经疏于这方面的报道,一度认为顺德这方面的工作是不是已经半途而废或者偃旗息鼓了。


日前受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的朋友邀请,有机会和顺德城市网一众网友参加德胜慈善基金会资助的“社区和美计划”中两个项目点——勒流东风村和龙江左滩村的采风活动,半天下来,脚步匆匆,先后看了东风村的村办幼儿园和东风台,左滩村的党群活动中心和体育公园、龙田公园和居民房子周边的“耜耕田”(自耕田),忽然发现顺德社会改革创新、特别是社区治理探索的脚步事实上一直没有停止。更因为有德胜慈善基金会的支持推动,顺德的社会治理已经进入静水深流式的探索和创新!据说仅东风村的社区营造,德胜基金会就投入200多万,其中资助50万元的幼儿园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村里的截污治水和道路改造工程开展得热火朝天。调动社会资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让顺德社会创新走出了很多地方无法复制的路径和模式。这也是我家姑娘博士毕业论文《社会组织的地方动态情景应变:以“德威”二十年发展为个案》中对顺德社会工作专项调查得出的结论。(论文以顺德德威社会服务机构为案例,研究在特定的地方政策脉络下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路径)。不过我一直认为,社会创新或者社区治理创新,仅仅有钱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不够,更重要的、或者说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如何撬动社会的力量的参与,特别是如何激活居民参与社区改造、治理的积极性。这是社区改造和社区治理的难点。通过参观两个项目点、特别是参观龙江左滩创造的社区环境改良的“耜耕田”(自耕田),让我感慨良多。

所谓“耜耕田”,大概做法是把居民房子周边的空地烂地,经过社区和美计划项目投入资金进行美化改造以后,由村里以合约方式,分包给空地附近的有责任感的居民种植各种蔬菜。村委不收任何费用,但种地的居民必须负责周围一定范围的环境清洁。这种以公共服务置换田租的形式,鼓励农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做法激活了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热情,既让村子增加了田园牧歌风情,有别于千篇一律的花花草草的好看而不中用,既美化绿化了环境,又解决了社区绿化管理资金随时可能难以为继的难题,显然是一举多得的创举!我们一行人在“耜耕田”周边参观,大家兴致勃勃的在这个充满乡村风味而又干净整洁的社区里留影拍照,让半天的采风考察一下子高潮迭起。

半天下来,脚步匆匆,自然没有更多的数据让我归纳“耜耕田”模式的价值、意义,但是据了解,德胜基金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顺德205个村居的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和美社区计划”公益行动,致力于资助教育发展、社区照顾、社区营造、行业支持四个领域的公益慈善项目,发挥慈善资金的撬动作用,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和资源共同参与,积极搭建顺德本土公益资源与专业支持平台,截至2021年8月,德胜基金会累计资助项目658个,资助总额9397.55万元。其中“和美社区计划”共资助576个项目,资助金额合计8832.95万元,项目服务覆盖顺德十个镇街的199个社区,覆盖率达97%,累计撬动社会资源3511万元。我建议德胜从慈善基金会在合适的时候,除了加大项目的宣传,更要组织人力对这些项目以及其他更多的项目的价值、意义进行专题的研究。顺德社会工作包括其他很多工作不但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通过社会科学的力量的介入,用理论思考、概刮、提炼出可以借鉴、可以复制的顺德经验!这样才能形成更大的顺德影响和更丰富的顺德价值!
                     2021/11/22 顺德

有些人,漫不经心向我诠释着人性的复杂;

有些事,悄无声息向我传递出生活的温暖…

                        ——覃炜明

      


    作者简介:覃炜明,别号两广先生,笔名微明、微鸣、丹顶鹤、何求,一九五七年生于广西苍梧县,现居广东顺德。已公开发表散文、小说、杂文、评论190万字。著有散文集《碎光》(2002 广西民族出版社)《活在吾乡》(2017  广西师大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