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 亲

 寻梦向天歌 2019-10-25

官玉树

时光的入口,堆满修辞学
被夕阳架空的词语,变成
一只鸟,遥望光阴下坠的弧线
脚下的泥土,石头,草木,尘埃
有了新定义,慢慢地,和村头的小土堆
结成了新的家,生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
就像每一片白云,都有自己的归家

风是修正主义者。只有思念的信仰学
才扎根泥土,拨开黑暗的泥泞
翻越路上的藩篱。

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他用沉默耕种
用身体支撑起四季的轮回,在自己的骨头里
埋下种子。
在谈到每片黄叶背后的绿色纹理时
他的眼睛里顷刻间蓄满了流水
他摇一下身,便是一掬灿烂的水花
他再摇一下身,便是日落长河

诗人简介

官玉树,男,70后,广东普宁人。早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系,一直秉着一颗虔诚的心,认认真真地生,勤勤恳恳地活。写作是一种修行!

本期最佳点

 林 均 

 

第一节其实写的是作为诗人的自己以及写作本身。诗歌被认为是“时光的入口,堆满了修辞学”,一方面它是回溯历史的方式,另一方面历史在文本中是变形的,因为词语是“架空的”的存在。这种现在与过去、文本与现实的割离,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要尽可能地寻根,另一个则是“结成了新的家,生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诗人感悟写作不能是空中楼阁,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的归家”。第二节,“风是修正主义者”,只有思念的信仰学才是归家的路,这种思念包含了父亲与土地的联系,也包含了我对父亲和故土的思念,思念让一个人知道来处,也因此知道去向。第三节虽然直接写父亲,何尝不是写自我,“在自己的骨头里埋下种子”;这既是父亲的农耕活动,也是作者的写作活动,让人想到希尼的《挖掘》。结尾,通过思念这个动作,父亲、我、土地和万物都统一了,由此形成“自己的小宇宙”,“他再摇一下身,便是日落长河”,诗歌境界大开。


经编委会评选,“林均”(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他将获得300元稿费。同时感谢以“Fawn”(来自微信)、“山水有话”(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诗歌网每周四推出“诗友点评·每日好诗”,并提前一周公布下期点评的诗歌,参与途径有两个:登录www.zgshige.com.cn找到相应诗歌页面,在下方留言;或在本公众号征集读者评论的文章留言。编辑将综合网页和微信的点评,选取最佳评论发放稿费。

Fawn

的点评


作者笔下的父亲,不仅仅是父亲形象的具体描摹,更是父亲这一词语的哲学性延伸。

作者用“时光的入口”将读者引入思维领域,“一只鸟,遥望光阴下坠的弧线”可以理解为作者拟人化的表述。面对时空存在的夕阳、落日、泥土、草木、尘埃,作者用“慢慢地,和村头的小土堆。结成了新的家,生成了自己的哲学系”,使诗文上升至哲学高度。村头的小土堆隐含性地描述了父亲的离世,作者用“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表达回归的理念,表述自己精神上的回归。第二段,作者用修正主义者的风与黑暗的泥泞,呈现生活或是生命的挣扎,用“思念的精神信仰”与“翻越藩篱”表现出精神世界里对父亲的怀念。最后,回归现实,“他用沉默耕种,用身体支撑起四季的轮回,在自己的骨头里埋下种子。”它的意义已不仅限于表述农民或者家庭父亲的角色,作者刻画出的是传统中华民族一代人的灵魂形象,“他再摇一下身,便是日落长河”则对全诗主旨做了总结与诠释,人的一生正如世间万物一样,会化为物质世界的一粒微小分子,最终与自然万物合为一体。

山水有话”的点评



这是一首值得吟诵品味而又富于哲理的新诗,既缅怀了父亲,又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生死观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前两节,夕阳下的村头,思绪在天空飘荡,当诗人看到泥土、石头、草木组合成的坟头,漂浮的思念沉了下来,有了信仰的思念修正风的轻飘,深入到泥土中,获得了由表及里的、每一寸黄昏都有自己的白昼和白云的归家。第三节,诗人颂扬了父亲,在土地上不分季节劳作耕耘的一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深深渗透到骨子里面。诗人用富于哲理性的思念缅怀长眠于土地的父亲,在诗人心中,父亲虽死犹生。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这首诗也对此做出了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