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国志》等相关传记的记载,在益州之战期间,先后参与刘备益州之战的谋士将领共有二十一人。其中谋士有:黄权、刘巴、王累、郑度、严颜、张肃。将领有:杨怀、高沛、张任、刘璝、冷苞、邓贤、吴懿、扶禁、向存、李严、费观、费诗、刘循、张裔、王连、严颜。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 杨怀三国志12的杨怀
杨怀(?-212年),刘璋白水军督。庞统评其为“刘璋军之名将”,张松私通刘备被杀后,奉命隐瞒此事,因而被刘备所恨,故遭传唤而斩杀。 高沛三国志12的高沛 高沛(?-212)。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属下,与杨怀镇守关头(一名白水关,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南)。刘备欲图益州,用庞统之计,诱二人至而斩之。 张任三国志12的张任 张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出生于贫寒家庭,但张任自少就胆大勇敢,为人有志向节气。后出仕益州,官任从事。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末,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广汉郡的涪城。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遣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张任等退守绵竹。 刘备率军进逼绵竹,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都督绵竹诸军抵挡刘备,但李严却率领部下投降刘备,绵竹落入刘备之手。张任和刘璝退至雒城,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同在此抵御刘备的进攻。其后,刘备进军包围雒城,张任勒兵战于金雁桥,却战败被擒。刘备听闻张任之忠勇,令军士劝降张任,张任厉声答道:“老臣我终究是不会侍奉二主的。”于是被杀,刘备为之叹息。同时,张任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他、赵云、张绣三人都是师从童渊。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罢了,并无实证可以证明。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张任作为西川将领在百姓心目中有着不同于一般三国将领的地位。 刘璝三国志12的刘璝 刘璝,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将。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受命率兵抗击刘备,旋即败归。益州牧刘璋部将。刘备攻益州,璋遣璝、泠苞、张任、邓贤等率精兵拒捍备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绵竹督李严降。璝又退与璋子循守雒城。 泠苞三国志12的泠苞 泠苞是东汉末年刘璋的部将。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攻取益州时,刘璋派遣泠苞、刘璝、张任、邓贤等四人在涪水关抵抗刘备,四人都战败,退保绵竹。此后的事迹正史中无记载。 邓贤三国志12的邓贤 邓贤,益州牧刘璋部将。建安十六年,刘备取益州,璋遣贤、泠苞、刘璝、张任等拒先主於涪,皆破败,退保绵竹。 吴懿三国志12的吴懿 吴懿,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广汉郡的涪城。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派遣时任中郎将的吴懿与刘璋手下将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诸军退守绵竹。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受任为讨逆将军。 扶禁三国志12的扶禁 扶禁,刘备入蜀后,与刘璋冲突,自葭萌南还袭刘璋,以中郎将霍峻留守。扶禁与向存等率众万余,由嘉陵江而上,攻葭萌近一年,不能下,后反为霍峻伺隙击破。斩向存首级,蜀兵败退。 向存三国志12的向存 向存,兵万余,攻葭萌近一年,不能下,为霍峻所杀。 李严![]() 三国志12的李严 李严,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 费观![]() 三国志12的费观 费观,字宾伯,江夏鄳县(今河南罗山西)人。建安十八年(215),二十余岁的费观作为李严军参军,与李严一同据守成都最后一道屏障绵竹,抵抗刘备,后刘备军至,观与李严俱降,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 费诗![]() 三国志12的费诗 费诗,字公举,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 刘循![]() 三国志12的刘循 刘循,东汉末益州牧刘璋之子。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刘备进围雒城,循率军抵抗,坚守近一年。城破被俘,刘备封他为奉车中郎将。 王连![]() 三国志12的王连 王连,拜梓潼县令。刘备起兵葭萌,领军南来。王连闭紧城门拒不投降。刘备十分看重他,以为他在守义,故不强攻他,选择绕城而走。 张裔![]() 三国志12的张裔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璋城下司马。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 张肃![]() 三国志12的张肃 张肃,字君矫,张松的兄长,蜀郡乃至益州世家大族,益州别驾从事,刘璋的部下。长得很伟岸,气度威严。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被辟为丞相府椽,拜广汉太守。后来,他发现弟弟张松密谋卖主,联络刘备,害怕牵连自己,于是告发,张松因此被杀。刘备闻讯后叹息道:“是张肃杀了我的内应啊!”。 刘备入蜀后曾效命于帐下,后弃用。 黄权![]() 三国志12的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黄权年轻时任巴西郡吏,后来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黄权劝谏说:
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 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刘巴![]() 三国志12的刘巴 刘巴,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想请刘备进入益州以讨伐张鲁,派遣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巴进谏到:“刘备勇力过人,让他进入益州必然会造成祸害,不能请他进来。”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刘巴又向刘璋进言道:“如果让刘备去讨伐张鲁,相当于将老虎放归山林。”但刘璋都人没有听从刘巴的意见,刘巴唯有闭门称疾。后刘备果然兵发刘璋,夺取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璋败战投降,益州落入刘备之手。刘备进围成都时,命令军中到:“如果有谁危害到刘巴,我将诛杀他三族。”刘备夺取益州后,刘巴向刘备谢罪认错,刘备展现出大度的气概,并没有责怪刘巴,而且为得到刘巴这样的人才而高兴。诸葛亮也多次称赞刘巴的才能,刘备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王累![]() 三国志12的王累 王累(?—211年),广汉人,刘璋的部下,益州从事,曾倒悬于城门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被听从 。于是其自断绳索,摔死。 严颜![]() 三国志12的严颜 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严颜初为益州牧刘璋巴郡太守,镇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和汉中张鲁的威胁,遣法正于荆州(今湖北)迎刘备入益州(今四川),严颜拊心叹息说:“这是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深山里,放出老虎来护卫自己。”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张飞将其释放,并将其引为上宾。严颜后自刎而死。 郑度![]() 三国志12的郑度 郑度,字不详,广汉郡人。是一名筹画士,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仕刘璋官至州从事。刘璋投降后,郑度隐世不仕,终于家。刘备攻陷雒城。刘璋聚众官商议。从事郑度献策曰:
刘备听说后感到愤怒惊恐,赶忙询问法正。法正回答说:“刘璋最终不会听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刘璋果然像法正所说那样,告诉下属们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免了郑度的官职,不用他的计策。 从结果来看,分为如下四种结局: 其中摔死、自刎、阵亡或者被杀的有6人:杨怀、高沛、张任、向存、王累、严颜。投降的有10人:吴懿、李严、费观、费诗、刘循、王连、张裔、张肃、黄权、刘巴。下落不明的有4人:刘璝、泠苞、邓贤、扶禁。隐世不仕的有1人:郑度。刘璋的蜀地可谓天府之国、人才济济,可惜这些人才都是养着为刘备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