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诗词认知上的缺失

 子从 2019-10-26

民国诗词认知上的缺失

章用秀

民国时期是天津诗歌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天津诗词继续前人创作传统,加之外籍诗家词人的融入,取得了新的成就,先后建起多个以旧体诗词创作为主的诗词团体。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阶段天津的诗词创作活动缺乏认识,对传统诗词取得的成就避而不谈,这是片面的,不公正的。

以城南诗社而言,这是1921年由严修、赵元礼、王守恂等倡建的民国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社团,前后活动垂三十年,成员在二百人以上,沽上文教界知名人士几乎囊括无遗。诗社每次活动“必有飞笺走笔,赌酒敲诗,题赠唱和,拈阄分韵,也有时为射复、诗钟之戏”(齐植璐《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严修《社集用俊甫侣伊两先生唱和原韵》诗很能反映社友们的心理状态:“日日东园载酒过,域中今日事如何?凶年吉梦全无验,浊世清名岂足多。赤县河山伤破碎,黄金岁月任蹉跎。冯驩不为无鱼叹,偶遇周郎一放歌。”城南诗友作品异常丰富,印行诗集有《戊寅重九分韵》《城南诗社集》《芷香馆诗钟》等,另有诸多诗友个人诗作别集行世。当年城南诗社聚集了如此众多的诗家、文人、教育家、书画家,我们岂能否认它的存在,更不能轻言这些人都是些腐朽保守之辈。诗社维持了那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证明它的生命力;社友们创作了那么多的作品,这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应该说,城南诗社的创作体现了民国时天津传统诗歌的最高水平,代表了津沽雅文化的繁兴。

创建于1943年的梦碧词社,主张作词要真、新、美,唯屏退浮滑叫嚣之作。发起者寇泰逢。先后参加者达八十余人。词友半月聚会一次,社刊共出十期,刊出课作分为词、诗、诗钟等。词社一直活动到1948年。陈兼与、夏承焘、黄君坦、张伯驹等海内词人、名士纷纷与词友唱和。艺术大师徐悲鸿曾作《谢梦碧词社赠词刊》一诗。诗中道:“要为民族扶正气,短吟微叹化风雷。”社友作品多有绵丽奇伟、外柔内刚的特点。寇泰逢当年曾作《台城路》一词,其下片云:“神州曾几换劫,帝心胡此醉?鹑首轻付。桃扇歌尘,芦沟魅影,一例伤心南渡。于喁寸土,但雁口光阴,《补题》重赋。共命孤弦,半灯寻梦语。”词中“雁口光阴”出自元曲“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乐府补题》是南宋遗民分题咏物、寄托亡国之痛的词作专集。梦碧词社作品风格,大抵类此。他们以深文密藻寓爱国情怀,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梦碧词社社友们不仅写诗作词相互酬唱,而且对作品相互赏析,对词学相互切磋,极力扭转词尚粗率的风气。可以说,梦碧词社对弘扬天津诗词文化同样是功不可没,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但长期以来它悄无声息,某些地方文学史著作对其讳莫如深,只字不提,这又是一个认识与论述上的缺失。

须社、俦社、冷枫诗社、玉澜词社等也是当时天津民间诗词团体。须社由郭则沄、杨味云、管洛声、周学渊、查济猛等二十余人组成,多为文人雅士、清朝遗老、社会名流,曾刊印作品集《烟沽渔唱》,对此亦不可轻言否定。另外,民国时成立的水西庄遗址保管委员会、崇化学会、国学研究社等社团和组织,对传承文明、阐扬艺术也是有功的,在天津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我认为对民国诗词认识上出现缺失,主要原因是受“正统”思维支配,把民国的传统诗词当成“旁门左道”,认为与时代不符,没有做深入挖掘和研究。其次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民国时的人和事,以“人”划线,认为作者不属于“进步诗人”,遂被排除在外。或是用今天的标准苛求民国时人,亦未能按艺术的眼光和标准评价旧体诗词,将那些曲折隐晦而未能直白表明政治态度的作品轻易打入“另册”。其实,只要以客观平和的态度看待民国时期的文学现象,城南诗社也好,梦碧词社也好,它们在天津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否定不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