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赫赫战功的将军,比如秦时的蒙恬兄弟,比如汉时的韩信彭越,比如南宋时的岳飞岳云,他们手握重兵,最后却选择了束手就擒。 蒙恬的家族三代为将,在大秦开疆扩土、统一征战中战功赫赫。蒙恬的祖父蒙骜,效忠秦昭襄王,先后夺下韩国十余城、魏国五十余城、赵国三十余城,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蒙恬与蒙毅兄弟两人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与长子扶苏镇守边境,蒙毅常为内谋,官拜上卿,当时号称“忠信”。 秦始皇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扶苏,假装贬扶苏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蒙恬是雄才大略的大将,手握30万大军的重兵,扶苏与蒙恬一起镇守边境,这样一来,扶苏有功于社稷,又有了蒙恬的辅佐,继承大统、治理天下,就会顺理成章。 不料秦始皇突然病死。秦始皇死后,赵高伙同胡亥诱逼李斯,捏造秦始皇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赐死公子扶苏、大将军蒙恬。 赵高为什么想要杀死公子扶苏与蒙恬? 蒙毅曾经以招权纳贿之罪判赵高死罪,秦始皇顾念赵高的功劳,不予追究,但赵高记下了蒙氏家族的仇。 更重要的是,公子扶苏即位,阴谋家赵高肯定无利可图,而胡亥即位,赵高却可以控制胡亥,权倾天下。 李斯为什么与赵高狼狈为奸? 赵高深知人性弱点,他问李斯:“丞相,就你来说,论才可及蒙恬?论功可及蒙恬?论谋可及蒙恬?论得人心可及蒙恬?论与扶苏交情可及蒙恬?” 李斯与扶苏政治理念不同,一个法家一个儒家,深知扶苏当皇帝,对自己不利。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地位,同意了赵高的阴谋,篡改秦始皇诏书,扶持胡亥登基。但是,李斯低估了赵高的野心。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蒙恬手握重兵,又怀疑诏书真实性,为什么不举兵造反? 得人心者得天下,造反的性质很恶劣,是逆天下人心之事,哪有那么容易成功?就是成功了,皇位也很难坐安稳。秦时的蒙恬兄弟,比如汉时的韩信彭越,比如南宋时的岳飞岳云,都不是天真无知的小孩。 蒙恬是忠义之人,也不会选择造反,败坏自己名声。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蒙恬怀疑诏书真实性,他为什么不举兵咸阳?你以为他不想吗?蒙恬没有造反之心,那么,他有没有打算举兵咸阳呢?其实蒙恬是有这个心的,但是,公子扶苏不给他这个机会,扶苏仁义过头,拿着假诏书,直接自杀了。 如果扶苏不死,蒙恬扶持太子扶苏,带着扶苏举兵咸阳,那是天经地义,蒙恬还是忠臣。扶苏死了,蒙恬再举兵,那就是造反。扶苏一死,蒙恬就只有束手就擒跟造反两个选择,你让蒙恬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