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葶苈大枣泻肺汤临床新用五款

 靖哥哥7m61n7y8 2019-10-26

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作为一首方剂使用,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取名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方中葶苈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功能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主治痰涎壅肺,咳嗽气喘,面目浮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病症。入煎剂内服常用量39克。大枣甘,平。入脾经。功能补脾健胃,养营安神,缓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倦怠乏力,妇人脏躁等病症。入煎剂内服310枚。《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浓,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别录》:“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僻。”《大明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澼气。”

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祛痰定喘。 二药合用,以大枣之甘缓,挽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力太过,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主治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吼中有痰声如曳锯状,甚则咳逆上气不得卧,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一是配玉屏风散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主症为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涕,发病急,消失亦快,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平素畏寒怕冷,遇风冷则易发作,常伴四肢不温。气短咳嗽,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肺脾气虚,邪犯鼻窍,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则外邪乘虚而入,内伤于肺,肺气壅滞,则蓋门不开,清涕流出,浊脓塞于鼻肺之间,故不闻香臭酸辛也。葶苈子入肺经能疏邪通窍止涕,合玉屏风散补脾健脾,则表里两因兼顾并施。

二是配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乃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或吸入花粉,烟尘等影响了肺气宣降,津液汇聚疾浊内壅,气逆受阻致肺气上逆,主证为咳喘疾鸣,难以平卧,常因闻及异味而加重,舌暗苔白腻,脉滑数,辨证:疾浊壅肺,发时攻邪治标,袪痰利气泻肺平喘。葶苈子苦寒,能开泄肺气,具有泻肺逐痰之功,合小青龙温肺化饮,化痰平喘。

三是合荆防四物汤治疗荨麻疹。荨麻疹,是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风疹,隐疹,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失,瘙痒剧烈,四季均可了发生,病机多以肺胃郁热,复感风热寒邪客于肌腠,或夹湿邪滞而不去,留于肌肤而发,日久血虚风燥,葶苈子入肺经,清泻肺胃之热,疏通瘀滞,临床观察具有脱敏作用,合荆防四物汤疏表袪风,和血止痒,使内湿外达,营卫调和,疹消痒止。

四是配生脉散、防已黄芪汤治疗肺心病肺心病发作时,属本虚标实,病因为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在病程中可形成痰,饮,瘯等病理产物,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葶苈子袪痰平喘宣肺气,解胸闷,行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内含强心甙物质,可以强心利尿,解除肺瘀血,《金匮要略》说:“又治咳逆上气,胸部胀满,喘鸣塞迫,一身面目浮肿,亦是取其泻肺利水之功。”合党参,黄芪,丹参,防风等补肺健脾,适血通脉,因“血不利则为水”。血瘀为肺心病的本质之一,同时针对寒痰,热痰分别给予温化寒痰和清化热疾药物。

五是配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多种疾病的范畴。临床症见动则心慌,气喘或卧床不起,胸闷,乏力成或咳嗽,咯痰,或肢体浮肿,尿少,口唇发甘,纳呆,舌质淡暗,苔白滑,病机以虚,瘀,水为特点。一方面久病耗气,气虚症状明显,而气虚运血无力,进一步加重血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内阻日久,营津不行凝结为痰,外渗为饮。唐容川即谓:“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另一方面痰饮,水浊停聚,进一步壅塞气机,血脉不畅更加重瘀血,造成恶性循环,葶苈子泻肺利水,化痰消肿,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温化疾饮,佐党参,黄芪,丹参,当归等益气活血,三者合用,标本兼治,使气复水消瘀化,则诸症缓解,疾病自愈。

 [作者单位:青海省中医院;职称:主任医师;职务:科副主任;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338号;邮编:81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